保護主義潛規則不可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1:26 南方都市報 | |||||||||
作者: 朱中奇 近段時間,部分本土汽車企業涉嫌“抄襲”或“模仿”國外汽車公司知名產品的問題成為行業的熱門話題。 到目前為止,除本田之外,暫時并無更多的國外汽車公司表示要對哪家本土汽車公
以上事例顯示,個別本土汽車企業對發生涉嫌外觀抄襲的知識產權糾紛時己方的勝算“信心十足”,即使不經過縝密的司法程序就已經判斷己方將在法律上取得“勝利”,國外汽車公司則最終將“莫奈其何”。但以上事例同樣讓人擔心的是,個別或部分本土汽車企業可能過分相信了保護主義“潛規則”的存在與功用。 事實上,在涉及中國本土企業的知識產權糾紛時,多數人都選擇了認同“國家或者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認為保護主義“最終”將保護本土企業利益。在某些人那里,這似乎已成了國內處理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的“潛規則”。所以,當豐田起訴吉利商標侵權敗訴之時,有些人并不是從法律上認為吉利取得了勝利,而是認為“潛規則”起了作用;當商務部有關官員表示通用認定奇瑞QQ侵權證據不足時,也有人認為并非通用取證的不足,而同樣是“潛規則”在發揮作用。 但保護主義的“潛規則”真管用嗎?如果客觀看中國入世三年來在處理相關知識產權糾紛時的表現,答案是否定的。入世后,我國的知識產權立法和執法力求與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接軌,在執法的準則和力度上也基本做到了“內外一致”。本田狀告天津港田的勝訴以及DVD行業的“6C”事件等,充分顯示了某些人所認同的“潛規則”并不可靠。 而且,退一步來說,即使“潛規則”有存在的可能,那其發揮作用的環境“此時”與“彼時”也有了很大差異。有人認為,豐田告吉利、通用調查奇瑞,實質上是國外公司對國內公司的打壓,吉利和奇瑞作為本土企業與跨國巨頭“單挑”,因而有關部門在情感上讓“潛規則”發揮了一點作用。那么,當本田聯手東風本田甚至東風共同起訴國內11家本土企業涉嫌侵權時,知識產權的糾紛將變成國內企業與國內企業之間的糾紛,那“潛規則”又會在哪邊發揮作用呢? 所以說,對國內少數急功近利、僅想靠“模仿”或“抄襲”人家產品“發家致富”的本土汽車企業來說,保護主義的“潛規則”并不一定可靠。真正可靠的,只有自己認真的創造態度、實打實的研發能力以及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對企業的規范與干預。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