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整應樹立科學發展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0:33 中華工商時報 | |||||||||
劉黃/文 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中國與世界經濟》英文刊雜志社和國際合作局共同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論壇”上,與會學者從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外貿外資政策等主要方面,探討了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專家認為,中國金融改革相對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來說,總體上看還很不適應。應當看到,金融改革既有很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又有很大的風險性和復雜性,必須謹慎行事,逐步深入。但從總體上看,金融的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是大勢所趨,沒有完善的金融市場,就沒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因此,我們必須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金融改革與金融監管、金融發展與風險防范的關系,以打好四大國有銀行改革的攻堅戰為突破口,不斷把整個金融體制的改革引向深入。首先要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現有的調整方向,信貸投放上有保有壓,防止和避免全局性的資源浪費;并為保持合適的經濟增長速度,而保持相應的貨幣供應增長率。要注重貨幣信貸政策與其他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的協調與配合,更多的轉向利率、匯率等市場化調控手段。 此外,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宏觀調控的特定任務適時相應調整財政政策,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政策作用的空間是非常大的。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主要是要服從服務于改革發展大局,服從服務于中央宏觀調控大局,宏觀上既要防止通貨膨脹的苗頭繼續擴大,又要防止通貨緊縮的趨勢重新出現;既要堅決控制投資需求膨脹,又要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既要對投資過熱的行業從緊,又要著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政策核心是松緊適度,著力協調,放眼長遠。 進出口方面,從總體發展趨勢及現有支撐條件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進出口仍將維持高于國民經濟和世界貿易增長速度的發展趨勢。2004年11月底,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歷史性地突破10000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三位。但是,在中國外貿可持續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1)單純依靠數量規模和價格優勢的增長方式弊端日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成為未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特別是傳統出口產口利用土地、資金和環保低成本的現狀,靠壓縮勞工薪金降低產品成本,對外低價競銷的擴張模式應該調整。(2)貿易摩擦高發將與中國出口規模的增長相伴相隨,忽視或者過于敏感都無助于問題的正常解決。應對貿易摩擦的正確思路,是適應W TO的規則,學會為我所用,為我所利。(3)未來貿易政策的任何調整,應優先考慮中國經濟增長率和就業率需要等宏觀經濟指標。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利用外資加速經濟增長并擴大經濟規模,達到了當初的最主要既定目標。從未來趨勢看,雖然利用外資仍然具有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勁作用,但利用外資的其他作用和功能將逐漸成長,中國經濟對利用外資的需求也將逐漸發生變化。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整和完善利用外資政策,使外資的利用有助于解決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并有助于達到我們的發展目標。(1)完善產業準入政策。制定不同行業新型工業化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資源耗費指標、環境污染指標以及工業效率方面的指標等),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將產業標準化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要把質量技術監督從產品向前延伸到生產過程,考核生產過程中的有關指標,使經濟發展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3)外商投資優惠政策應體 現新的政策目標。(4)繼續擴大開放,打破一些服務行業的行政壟斷。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是未來外資經濟成長的另一重要增長點。目前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還有很大潛力,一些領域外資進入少與對外開放程度有關。某些行政壟斷領域的開放并非像金融領域那樣敏感,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商務咨詢業、醫療服務、物流、教育、城市基礎設施和燃氣、電源生產等,這些領域外資流入少,主要仍是體制和政策方面的障礙。因此,為了擴大這些領域的外資流入,仍然要從削除體制和政策障礙入手。(5)改善對利用外資工作的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并轉變政府職能、克服體制障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