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北京奧運找問題:三年半后是什么模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0:23 中華工商時報 | |||||||||
冬楓濼/文 給北京奧運找問題,不為別的,是為了響應2008年北京奧組委執行主席的號召;給北京奧運找問題,不為別的,是為了2008年,能在北京看到一屆真正代表中國的出色的奧運會。
自北京從雅典手上接過奧運會的會旗那一刻起,奧運會就進入了“北京周期”。自2005年的時針轉動的那一刻起,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也就3年半多一點的時間了。3年半的“北京周期”,北京這座城市會給世界一個什么樣的驚喜呢?在深入人心的“新北京、新奧運”的激勵下,北京會在全世界的期待中露出怎樣美麗的新模樣呢? 現在就可以“打包票”的是,三年半后的北京將會被一系列嶄新的建筑裝點成世界上最漂亮、最有氣勢的城市之一。為奧運會設計、建造的體育場館和配套設施自不必說,光看模型,就可以讓人們嘆為觀止;而北京整個城市的面貌,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和交通設施,也在經歷著超大規模的改造。也許只有在3年半后,北京這個“大工地”才可以真正完成所有的建設,露出迷人的“新模樣”來。閉上眼睛,就可以設想出當3年半的“北京周期”達到高潮的時候,北京的“新模樣”會是一幅多么動人的畫面。 現在不能“打包票”的是,三年半后的北京除了擁有世界上最新、最絢麗的建筑和城市規劃之外,在一些細小的方面能不能顯露出與現在不同的“新模樣”呢? 公共衛生環境就是急需要改變的“模樣”。在許多公交車站,滿地的煙頭和痰跡是那么“扎眼”;在一些北京傳統的胡同兒里,經常可以在電線桿下看見等待清理的生活垃圾;由于公共廁所的不足,不時可以瞟見一些“內急”的人隨地便溺;在一些城鄉結合部,“塑料袋樹”只是不良衛生狀況的一種突出反映……一位北京官員曾經說過:“奧運會舉行的時候,世界各地要來將近300萬人。包括兩萬名教練運動員,注冊記者兩萬多,不注冊的記者一萬多。”不用說就知道,這些外國參觀者和記者是不會“你指哪兒他去哪兒”的,肯定是在北京“可著勁兒”轉悠。所以,光有表面上的“大模樣”是不夠的,這座城市中不少不那么漂亮卻又是真實的“模樣”也必須得到切實轉變。當然,如果為了16天的奧運會會期來個“臨時抱佛腳”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但“百密免一疏”,況且“臨陣磨槍”,自己的心里也不踏實。 所以,在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3年半多一點的今天,就應該為從“小處”改變北京的“模樣”進行艱苦努力了。這種努力一方面來自政府要加大城市衛生設施的管理和投資力度、加大相應的懲處機制,更需要居住在北京的人們的自覺和自律。3年多的時間,改變一座城市的全民衛生習慣也許還是顯得緊張了點,但如果居住在這個城市的人們真的能夠從“奧運會”的角度思考,真的以北京為自己的驕傲,那么即使是大部分人可以真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那么這座城市就將不僅有世界一流的嶄新的“大模樣”,也將擁有令世界交口稱贊的“城市軟件”的“新模樣”。 北京市市長王岐山說過:“當我們的市民看到路上有垃圾的時候,能夠主動撿起來投進垃圾箱,這就體現了綠色的精神”。沒錯,這才是我們真正想看到的“3年半后的新模樣”。當然,也請王市長多考慮北京的公廁難題,別讓市民或者來訪的朋友“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小心為城市環境“施了肥”。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