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建設和諧社會須有公民廣泛參與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3日 08:24 新京報

  建設和諧社會系列評論之三

  和諧社會,這也許是2004年最有親和力的政治話語之一。建設和諧社會的提出,充滿了現代社會的政治智慧,既是開闊政治視野下的理性選擇,更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2004年,中國民間社會為建設和諧社會所做出的努力,既是這種內在需求的現實表達,也使我們對和諧社會產生更美好的期待。

  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有公民的廣泛參與。一種政治理念的提出,在政治家看來,也許是視野宏闊深謀遠慮而又有現實起點的遠大圖景,但對大眾來說,更多的則是從自己的生存狀態出發來詮釋這種遠大圖景。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普通公民只能從自己的生活現狀出發做出努力,而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生活現狀。

  和諧社會,首先是一個利益分配基本均衡的社會,而公民對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廣泛而平等的參與,是我們防止市場社會里利益失衡的最有效力量。比如2004年轟動全國的湖南嘉禾拆遷事件中,面對當地政府部門的強力“動員”,面對強勢開發商的暴力威脅,如果沒有處于弱勢的被拆遷戶們的抗爭,一種市場交易中的利益失衡將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個利益失衡的社會,只能是一個矛盾越積越多的社會,一個內在沖突不可避免的社會,一個基本秩序被顛覆的社會,而絕對不可能成為和諧社會。因此可以說,作為普通公民,能夠勇敢地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像魯道夫.耶林所說的“為權利而斗爭”,這實質上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了和諧社會的建設,客觀上為建設和諧社會盡了一個公民的微薄之力。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樣的參與,建設和諧社會就失去了一種巨大的內在驅動力。

  建設和諧社會,公民的參與方式當然還有很多,但在當前,對各種利益主體表達自己合法利益訴求的權利給以必要的寬容,有利于為建設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經濟和社會結構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市場經濟的利益主體越來越明確,其利益訴求越來越具體。只有多種多樣的利益主體合法的利益訴求都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維持各種利益之間的基本均衡,否則,必然釀成某種社會沖突。特別是當前,在土地承包,征用土地,城市拆遷,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安置和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等工作中,維護群眾利益的問題非常突出,因此,使群眾的愿望、意見和要求,特別是使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公民的愿望、意見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不但有利于自下而上的信息傳遞,也有助于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對于嘉禾非法拆遷的受害者來說,如果沒有媒體充分表達他們的不滿,至少不可能那么快就揭開了黑幕,并促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系統論的常識告訴我們,只有系統內部各個要素之間協調有序,才能產生和諧,如果各個層面各種要素之間處在無序狀態,系統內將會產生沖突,出現混亂甚至某種危機。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對建設和諧社會來說,這種參與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因為社會資源的分配,說到底都是一個權利分配問題,公民政治參與程度的均衡發展,有利于社會資源分配的相對均衡。而要防止社會系統內部的無序和可能出現的沖突,這種均衡是必備的。公民的廣泛參與,是促成這種均衡的重要力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建設和諧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元旦節
元旦和弦鈴聲專題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