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政冷經涼需改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9日 22:4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羅小軍 上海報道 二戰結束已屆60年,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的石油正日益成為緊俏戰略物資。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來,海灣地區烽火連連,這一切都有著石油斗爭的深刻背景。
與此同時,中日關系進入一個新階段,從俄羅斯安大線石油管線,到東海油氣,中日能源爭端日益增多。中日關系不僅微妙,而且如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定平教授指出,中日關系已經跌入低谷。 日本神戶大學法學院教授五百旗頭真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交織在一起,現在中日關系處于一個微妙的轉折時期,即走向更加對立還是進一步合作。 “東海爭端” 繼俄羅斯遠東輸油管線之爭,中日間一場圍繞東海能源的爭奪與反爭奪驟然升級。 成為中日“東海爭端”導火索的春曉氣田,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東南方向,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海上油氣田,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 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在東海開發第一口油田以來,中國在屬于自己的東海大陸架開發了8個油氣田,鉆井30多口。但在2004年5月“春曉”發現后,日本先是記者刮風,接著日本議員推浪,進而日本國內群情激昂,要爭奪中國東海油氣資源。 在此輿情下,自民黨趁機成立“海洋權益相關閣僚會議”,推動日本企業同中國爭奪東海能源,并從挪威租借了先進的海洋調查船在“春曉”附近50公里進行海底調查。 日本媒體和官方人士的理由是,按照專屬經濟區劃分,最大寬度330海里的東海,各擁200海里的話,則交叉至少130海里,日本主張在交叉區域中間畫出一個中間線,一邊屬于中國一邊屬于日本,“平分資源”。但按照中日雙方都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此款僅適宜于專屬經濟區,對于大陸架資源則有另款專門規定,國際海洋法第六部規定,大陸架資源及其主權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直到有2500米深水域為止,即中方的權益可以到達2900米深的沖繩海槽(未到350海里上限)。據此國際海洋法大陸架部分規定,東海資源悉數屬于中國。這一條款,日方閉口不談。 按照日本單方面主張的“中間線”,日方借以發難的“春曉油田”,距西面的浙江寧波只有188海里(距中國國土直線距離150海里),在日本所謂“中間線”中國一側,且距離中國主張的與日本相對的大陸架主權邊界----沖繩海槽----還有175里,居于中國所應該領有的合理合法的區域。 中日雙方10月25日在北京就“東海爭端”舉行的事務性磋商,但是無果而終。 日方輿論拋出另外一個理由:中方靠近日方所謂的“中間線”采油,會吸走“中間線”另外一邊“日本的油氣”,據此前中國《國防報》載文,這個理由同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理由一樣。業內人士指出,此種開采并不會吸走另一邊石油。何況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大陸架資源的規定,這些資源都屬于中國。 大國意識 日本是一個資源極為貧乏的國家,其地域狹小而山地面積占85%,卻有一億多人口,礦藏稀少,卻有龐大的工業,因此幾乎所有食物與工業原料均需進口,對資源的渴求曾引發過對外侵略戰爭。雖然中國自己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1/3以上石油需求依賴進口,并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兩個世界石油消耗大國比鄰而居,能源競爭必將加劇。中國一邊加快全球石油戰略保障,一邊加快自己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日本贏了俄羅斯遠東安大線之爭,如今又要對中國東海染指。 中國東海油田探索始于上世紀70年代,開發于80年代,而日本最近才覬覦東海能源則始于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的成長。日本中國友好協會常務理事酒井誠先生指出,明年就是二戰結束60年,而日本議會中多為年輕人,對歷史缺乏感性認識,在世界舞臺上要求擺脫戰后“被壓著”的狀況,尋求“正常國家”待遇,主張不遷就美國,有日本自己的立場。日本資源貧乏,在能源問題上,積極拓展,鋒芒畢露,安大線一爭,日本就不遺余力。 隨著日本經濟和技術力量的強大,日本謀求政治軍事大國的愿望日益彰顯,日美安保條約幾經修改,日本獨立性增強。而日本年輕一代尤嫌不夠,要求進一步擺脫美國的依賴,發展自己的力量。 五百旗頭真教授指出,冷戰結束后,日本越來越感覺不能依賴美國,要依賴自己,對于有些國家(比如朝鮮),必須要采取強硬的政策。 其實,冷戰后,美國為鞏固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和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有意讓日本在地區及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軍事作用。在美軍發起的海灣戰爭、阿富汗反恐戰爭和伊拉克“倒薩”戰爭中,積極給日本釋放空間,希望日本今后對美提供比上述行動中“更有效和更密切的安全合作”。 東海石油爭端中,原參股中方的美國和英國石油公司紛紛退出,這也表明了中日能源爭端中,英美公司和政府的態度。 此情此景,日本更加得勢。不久前,日本政府頒布《關于劃定大陸架基本構想》,計劃從2004年始的5年時間內投入1000億日元,爭取在2009年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正式提交有關日本大陸架的詳細資料,達到擴張日本大陸架的目標。 政冷經涼 由于日本首相小泉上任以來不顧國內外反對,堅持參拜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惡化。繼1998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2001年日本首相小泉訪華之后,日中兩國的首腦互訪就陷入了停頓狀態。 據稱,小泉執意“參拜”的理由之一,是日中經濟依存較深,中方不可能因此而停止對日經濟關系。即使中方拒不接受小泉訪華,也不會給中日經濟關系帶來負面影響。而且迄今為止,除小泉一人不能訪華外,其余日本人皆可訪華。是故,日方某些人對政冷毫不在乎。 然而,事實證明,中日之間不僅政冷已久,經濟也開始“涼”起來。 在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同日本的貿易近4年的年均增長率都是最低的。2000至2003年的4年中,我國同主要貿易伙伴的年均貿易增長水平分別是:同美國貿易增長20.1%、韓國貿易增長27%、同東盟和歐盟的貿易增長是31.5%和22.2%,同日本的貿易增長19.6%。 中日貿易占中國對外貿易比重也呈下降趨勢。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中日貿易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已經由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20%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15.7%,今年1~8月又下降到14.8%。 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長也不熱。2000年以來的4年中,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有所增加,但增長相對落后。近4年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的執行金額年均增長16.6%,而韓國企業近4年來對我國直接投資的執行金額年均增長達40.4%,遠高于日本的增長水平。 在政冷經涼的同時,從俄羅斯遠東輸油管線到東海石油之爭,雙方輿論戰卻不斷升溫。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一份不完全調查顯示,回答對日本“不親近”和“很不親近”人達到53.6%。兩年來中國民眾對日本的“不親近”增加了10.3%。 同樣,根據日本總理府每年進行的民意調查,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友好認可跌倒最低。 強強并存需要智慧 五百旗頭真教授認為,東海石油問題將會是中日之間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中日在東亞有一種競爭關系,這涉及到國家利益和沖突。而中日之間今后能不能如法德一樣超越歷史、進行合作、發展相對友好關系的主要的癥結規根結底還是“歷史問題”。 不同的國家對歷史的記憶是不同的。打人者容易忘記,挨打者難以忘卻。 剛剛從日本訪問回來的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定平教授指出,中日存在利益競爭關系,利益的競爭和某種程度對立是必然的,這有地緣空間問題,也有利益競爭問題,要想出一個好的制度框架來解決,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合適的框架,這是一個大問題。不過郭定平認為應加快東亞合作,建立好的磋商和溝通機制。 酒井誠也認為,亞洲需要如同歐洲一樣的共同目標,不要受到第三者的干預,美國的目的就是保持亞洲的緊張,為自己的存在尋找借口。 酒井誠認為,中日關系深層的原因還有一個力量對比的變化。“與歷史上一強一弱不同,如今,兩個國家都很強大,這種關系怎么處理好非常重要。” 郭定平看法是,日本對于中國的崛起有一種焦躁感,一種很基本的民族主義情緒,這種情況下,對中國來說也要習慣于身邊有一個大國。“中國要承認日本是一個大國,日本也要承認中國是一個大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對于一些人概括的政冷經熱,郭定平認為,“二戰后中日長期政經分離,但現在情況不同,現在政經分離是暫時,接下來要想辦法改善政治關系,這要看雙方領導人和智囊團的智慧。” 郭定平認為,目前的中日關系短期內改善是不現實,這有基本的地緣政治和利益原因,而且雙方的心理調試也需要很長時間,但“會逐漸改善的”。 據郭定平所知,現在雙方的智囊團都在積極努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