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雙城記耐人尋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7日 10:19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記者肖樹臣 通訊員何正權 孫勇 信陽:政府發文遷車站,耗資800萬元,建起一座沒有人氣的“空城” 2004年9日上午9時許,一輛從南陽返回信陽的依維柯客車拉著寥寥數名乘客駛入信陽市浉河區湖東汽車站。在面積達1.1萬平方米的空曠停車場里,這輛孤獨的客車顯得格外刺眼
“原來當時的社會汽車站每天有100多輛社會客車(個體客運車輛)進入,有關方面每年能收管理費近30萬元!毙抨柺羞\輸管理部門介紹說,“全市的乘客和周邊外地乘客都在位于火車站地區的社會汽車站乘車,因為這樣方便! 2002年2月8日,信陽市工商局、交通局、公用事業管理局、公安局、市場發展服務中心等5局委聯合發文:“為便于信陽貿易廣場的客、貨流通,市交通局同意在信陽貿易廣場設立湖東汽車站。” 工商、交通方面的有關人士介紹說,當時建湖東汽車站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配合信陽貿易廣場,5局委出臺這個通告并沒有征求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意見。 投資方先后投資近800萬元,于2004年建成了建筑面積2500多平方米、場地1.1萬平方米的湖東汽車站。今年5月8日,湖東汽車站開業。在沒有社會客車愿意前來的情況下,信陽市強行要求原來在火車站廣場停靠的所有社會車輛遷移到湖東汽車站。 “以前我們下了火車,步行幾百米,就可以在附近3家車站乘坐前往信陽市8縣3區乃至全國各地的汽車。現在我們下了火車,要先花20多分鐘乘公交車趕到湖東汽車站,然后再乘坐長途汽車,費錢又費勁!”乘客們對此普遍不滿。 許多社會客車司乘人員也說,沒有一個乘客愿意坐公交車從火車站趕到湖東汽車站乘車,他們開車到湖東汽車站繞一圈根本就是走過場。 據了解,投資方將湖東汽車站建成后,以每年36元的租賃費將汽車站交由信陽市弘運汽車運輸公司經營。依據當年的計劃,湖東汽車站在2004年各項收入應達到170萬元。但截至今年12月中旬,該汽車站的實際收入僅為10萬元。 現在,客車在湖東汽車站根本拉不到人,但迫于有關方面的規定,這些客車在進出信陽市時必須繞到湖東汽車站加蓋印章。投資近800萬元的一流設施不但創造不了價值,還給客運業增加了負擔。 為了拉來客流,2004年5月至7月,信陽貿易廣場的開發商租來兩輛依維柯客車,在火車站和湖東汽車站之間輸送旅客。因為收效甚微,這個舉措只實行了兩個月。 信陽市浉河區政府曾組織運管、工商等部門為湖東汽車站提供優質服務,但面對沒有一個乘客的現實,再優質的服務也是無本之木。 租賃湖東汽車站的弘運公司表示:“車站內沒有一個乘客,我們每月的場地租賃費就是3萬元。”湖東汽車站投資方坦言:強扭的瓜不甜,把社會汽車站強行搬遷到這里現在看來是政府的失誤。 漯河:行政區調整政府不急“拍板”,躬身“問政于民”,爭來更多人心 2004年9月,根據國務院批準,漯河市所轄3縣1區的現存行政區域格局,將進行區劃調整。 新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出臺后,引起漯河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專家認為,新的行政區的劃分及3個新設區政府的選址,對漯河提前實現小康目標、確立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在二次創業中迅速崛起至關重要。 兩大方案政府難以取舍,11月20日,來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權威部門的一流專家和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又一次坐到了一起進行研討,然而各方分歧較大。 專家意見之一:“三區”政府應分別設在距市區均在10公里以內的龍城鎮、召陵鎮和空冢郭鄉。規劃到2015年,該市的城鎮化率將達到55%以上;按城區建設年膨脹率3%計算,只有將區政府設在上述地點,通過打造新的政治經濟文化次中心,漯河才能形成區域中心城市。 專家意見之二:區政府辦公地址都應建在市區,漯河現有的城市規模小,城建不宜分散,這樣可以全力聚集人氣,圍繞貫穿市區的沙河、澧河拉大城市框架,利用現有的城市資源設施快速加大城市的輻射力;而區政府設在市區以外,以現有的財力進行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漯河市將投資巨大。 “漯河是我家,建設靠大家”,過去漯河市在是否打通無頭路、是否進行老區改造方面,曾經在各方意見不一時,通過當地媒體征集市民意見,體現民意并擇優采納。如今,漯河市決定讓市民們再次參與決策。 據了解,近日,漯河市建委正以“三個區政府選在哪里會對加快漯河市城鎮化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促進作用最大?”為中心議題開展“征集人民建議”活動,“征集人民建議”活動定于12月15日至22日面向全體市民展開。市民還可以就道路、橋梁、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環衛設施、城市景觀、河道治理等2005年城市建設項目,發表自己的意見。市民建議可通過撥打漯河政府的專設熱線轉達;也可寫信寄到漯河市建委規劃科,或直接到規劃科面談。 一時間,全民參與城市建設的熱潮在當地迅速掀起,各種合理化建議像雪片一樣飄向決策者的案頭。 。敚 。敚 城市建設:有序動員公眾參與,廣泛吸納民情民意應該成為一種制度 面對兩市政府決策的不同,有媒體評論認為,漯河市政府決定公開征集市民建議,引導公眾積極參與這一至關重要的行政決策,是公共決策民主化的體現,也是踐行政務公開的“陽光”舉措,其積極意義自不待言。不過此舉的出臺多少顯得有些被動,該市似乎是在專家和決策層都難以“拍板”的無奈下,才想到“問政于民”。但被動的進步也是可貴的變革。 信陽市政府發文強遷車站,但卻沒法“遷來”乘客,結果耗資800萬元,建起一座沒有人氣的“空城”。政府強遷車站這種靠拍腦門子想出的點子明顯不符合實際,這樣的決策的部門顯然也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結果搞出重復建設,造成巨大浪費,從而也破壞了政府的公信力。這一事實說明,政府不是全知全能的,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 從長遠來看,政府與公民對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有利于行政決策最大限度地體現民意,減少失誤。因此,對于一個現代政府而言,事關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舉措的出臺,在決策的過程中,廣泛吸納民情民意,有序納入公眾的政治參與就顯得尤為必要。這種吸納和參與,不僅僅局限于政府自上而下對政事的俯瞰以及對民情民意的了解,更依賴于構建一種自下而上影響政事、實現溝通的渠道,形成公民與政府間的良性互動,而不能簡單地以政府自身的意志為轉移。 但另一方面還必須看到,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機制還相當不成熟,有時還只是回應民意或輿論而作出的一時之策,遠遠沒有成為一種成熟的決策制度。這一制度的形成,不僅有賴于政府自身建設在法治行政、責任行政等方面的推進,更需要公民參政意識的養成———這尤其顯得任重道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