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活中國軟件產業 政府采購紛爭后的另類思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2日 09:08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莊琪 近期,北京市政府的軟件采購項目被鬧得沸沸揚揚,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撰文指出:某些地方發生的違背《政府采購法》,其危害不容低估,因為它剝奪了本國軟件產業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政府市場,使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面臨極其嚴峻的形勢。
政府采購養不活中國的軟件產業 由于操作系統涉及國家戰略安全問題,這一領域的國產化頗為敏感。而操作系統和辦公應用領域的國產軟件企業仍處于襁褓期,這使政府的每一次采購都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政府采購法》在一定程度上以國產軟件為優先采購對象,以期達到扶持國內軟件企業的目標。而政府采購是國內一些操作系統及OFFICE軟件企業生存的基點。 但是,靠這種“哺乳”的方式能否真正達到扶持國內相關軟件的目標卻值得深思。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政府采購能夠養活幾個國產軟件,但政府采購養不活中國的軟件產業。僅僅幾個“盆栽”的國產軟件是無法形成完整的生態圈的。 在政府的信息化應用中,與操作系統相類的電子公文應用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情況。兩者都是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的信息化軟件,但操作系統方面盡管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扶持政策,卻仍難以形成規模化的應用。相反,在電子公文方面,僅北京書生公司一家的產品就在這一市場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對此,書生公司董事長王東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政府對國內軟件企業的扶持只是企業及其產品發展的一個外部因素,而企業真正要發展起來,產品就必須具備足夠的競爭力,這就要求企業自身要從核心技術開始,自主地研發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 產業鏈缺失加大國內軟件企業隱性成本 國內的操作系統軟件和辦公應用軟件有沒有可能像電子公文系統那樣達到與國外同等的應用技術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國外軟件?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又需要如何扶持這些軟件企業? 據了解,電子公文與操作系統的不同在于:電子公文是一個相對專用的系統,使用面較窄,而操作系統則涉及所有使用計算機的人。也正是操作系統涉及使用面廣,它帶來了使用成本問題。 有人說,中國巨額的教育投入中有很大一部分變成為Windows和Office的市場推廣費用。因為在大量的教育投入中,涉及計算機教學方面,最基本的就是Windows和MSOffice,幾乎每一個學過計算機的人都會使用這些軟件,這意味著大量的教育投入降低了微軟的軟件使用成本。 對應Windows和國內Linux的競爭也同樣如此:微軟的每一個新版Windows出臺都會有成千上萬家軟件企業開發與之相應的應用軟件,而國內的Linux企業就不那么幸運了,他們需要自己去解決產業鏈問題,這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筆無法承擔的隱性成本。 因此,王東臨認為,政府要扶持的不僅是幾家軟件企業,更重要的是要解決整個產業鏈問題。“政府需要更多地從產業鏈扶持方面做些工作,而企業則應該更多地考慮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的打造。”王東臨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