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澄清國企改革的七種錯誤認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0日 11:14 中國經濟周刊 | |||||||||
★文/郎志正 對于國企改革,人們往往存在著一些認識誤區。筆者認為,有7種錯誤觀念,尤其值得澄清。 一、“國有經濟都要從競爭行業中退出。”所謂競爭行業是什么,現在看來沒有多
二、 “國有企業改革是‘國退民進’!边@個觀點就是說,國有企業改革在本質上就是退。這個觀點不相信國有企業能站得住腳。我認為這就是不相信國有企業可以鞏固,可以發展。但事實上,國有企業也能通過自己的改造、改制,通過自己各方面努力鞏固發展下來。 三、 “國企改革等于產權改革。”產權改革只是國企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說政府應該退出市場,而不是國有企業退出市場,這我同意。但同時,國企改革也不等于私有化。所以國有企業改革的出路應該是:(一)搞股份制或者公司制;(二)要有一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三)要選派能夠勝任的職業經理人;(四)從國家來看,要有很好的監督管理機制,主要是監督。 要通過改革來讓國企自我完善。國企改革應該是通過這一條路,通過體制和制度的創新,實現政企分開,政府不要管市場,市場讓企業去參與。在這樣的情況下,國企改革不是國退民進,而是有退有進,退而有序,進而有為,有為就是要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的鞏固和發展之路。事實證明,并不是所有的國企都搞得不好,有一些國企通過制度的改革、機制的轉化,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四點,照樣搞得很好。 四、“國企沒有競爭力,民企就一定有競爭力。”現在大家看國企總沒有希望,就是因為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國企為什么不行?那是因為那個董事會是空的。經理人又沒有得到他應有的權力和應有的待遇,而政府還在不斷地干預,政企分不開。 五、“國有企業優惠條件太多!爆F在外資、三資企業稅收才20%,國企33%,這個國民待遇是怎么來的?私企甚至用一些不受限的手段來搞一些東西,國企不行,關鍵就在這里,國企和民企應是各具優勢,要平等競爭,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六、“政府只管好收稅就行了,最好都賣給私人!敝袊厣膰髴鞘裁礃幼?并不是把國有資產全推出去。國企也有管得很好的,只要是好的國企,我們就要發展,假如覺得不行,沒有前途的國企,才把它賣掉,而不是搞一刀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政府的責任是什么,應該要清晰,國有資本要具有控制力,在一些發展比較好的企業,應該具有控制力,而不是把控制力讓出去,不管好壞一律賣,這也是國有資產流失。 七、“企業改革需要付出成本—國有資產流失。”國有資產流失不是國企改革的主流,但應當在國企改革中引起關注,特別是國企管理部門和政府。只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止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 (作者系國務院參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