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低質同服務欠缺 超市服裝如何走出尷尬境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0日 10:03 南方日報 | |||||||||
廣州超市服裝價格誘人卻未受熱捧,服裝經營似乎變成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超市服裝如何走出尷尬境地? 社會觀察
本報記者 郭逸晴 實習生 林麗麗 撰文 一件T恤9.8元,一套休閑服29.8元,一條牛仔褲39元……與商場、專賣店相比,廣州超市服裝的價格普遍很誘人,但在紅紅火火的超市里,消費者們大都只是對生鮮熟食和日常用品興致盎然,而要那些愛美的女士們對超市服裝瞧多幾眼都很困難,于是,服裝似乎只能成為超市里的配角,變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觀察 價低質同服務欠缺 記者在天河北兩家大型超市的貨架上看到,僅牛仔褲就有匯智、法丹奴等6個牌子,價格在39元至79元不等,相比起專賣店里的牛仔褲動輒數百元,不可謂不低價。在風衣貨架上,將近30個款式里,也有18個牌子,價格最低只要39元。 但面對這些低價的超市服裝,消費者們的反應卻不怎樣。價格是很便宜,但是東西也很低檔,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廣州的超市服裝品牌,大多是本地或外地小廠生產的三四線品牌,消費者對其知之甚少。而且超市服裝牌子進貨重復性也比較大,像同雅牌子的風衣,記者就在多家超市里都發現其蹤影。 消費者們的另一不滿是:與大商場百貨相比,不少超市的服務也不夠貼身。其一,許多服裝雜亂地堆在一起,感覺買衣服就像是買大白菜。其二,目前有部分超市沒設試衣間,當消費者提出要試穿衣服時,售貨員說只能原地在身上套一下。 追問 超市無利可圖怨誰 現在,超市大多提出了“一站式”消費服務的承諾,服裝走進超市是必然趨勢,在廣州的大多數超市里,都可以看到休閑裝、毛衣、內衣、童裝等琳瑯滿目的服裝商品。像好又多超市二樓、三樓的大部分空間都讓給了服裝,百佳也騰出了樓層三分之一的空間。 但一些超市經營者反映,服裝規模不小,可超市服裝經營面積往往與銷量不成正比。好友多超市的陳小姐表示,在服裝里男裝的銷量比較好,休閑褲平均一天能賣五六十條,風衣能賣到將近二十件,但是如果按面積來計算,服裝銷售在整個超市銷售額中占的比例很小。陳小姐指出,在超市的服裝專區看的人多,買的人少。有消費者表示,在超市里買家居服、內衣、襪子還可以,其他服裝還是愿意到專賣店和大商場去買。據了解,大多在挑選衣服的顧客都表示自己不是專門來超市買服裝的,只是順便逛逛。 這種低回報率的現狀,卻讓很多經營者無所適從。由此只好一味從降低成本上考慮,導致惡性循環。現在有很多超市的服裝區不是日漸萎縮,就是干脆將銷售服裝的專區分租出去,深圳的萬佳剛進入廣州時,服裝經營規模很大,也有不少品牌,可消費者就是不太買賬,現在萬佳超市的服裝專區就分租給班尼路、鱷魚、以純、戴安芬、藍貓等將近二十多個品牌,據了解,此種形式使服裝銷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思考 定位難道只能是大路貨 價格低廉一向是超市服裝的“殺手锏”,但由于大多數超市服裝的花色款式沒什么個性,加上貨品更新慢,質量一般,無法試穿等問題的存在,其消費者范圍就縮到很小了。選購的消費群,多以家庭主婦、外地務工者或學生居多。他們大多不會刻意關注品牌,看到有物美價廉的就買。由此,超市服裝也落得個“低檔大路貨”的名聲。 但不少消費者均認為,一味追求低廉的價格來吸引顧客,不應該是超市服裝尋求出路的唯一方式。現在,白領人士上超市購物已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如果超市有其喜愛的服裝,肯定會順便購買。 針對目前超市服裝面臨品牌雜亂的現狀,有專家指出,經營者應當有其獨特的定位取向。要么干脆不再經營服裝,騰出空間做肉菜的專長;要么重新調整定位。調整超市服裝。 第一可以把重點放在款式變化相對較小的襯衫、內衣、鞋襪等方面; 第二,可以直接同生產商接洽,創立出經營成本低,又把控得了品質,并具有自己特色的服裝,像百佳超市就生產了“百佳牌”的襯衣在貨架上出售,價格僅為49.8元,這應當是超市服裝拓展銷路的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三,即便是大眾消費,超市在采購進貨上也應多花心思,一定要有特色。像吉之島的服裝采購就非常講究,給人以既有特色,價格又比較實惠之感。唯有如此,才能夠走出超市服裝經營尷尬的困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