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行業專題--零售業 > 正文
 

中國零售業開放三大拷問 誰承受的壓力最大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9日 10:26 《財經時報》

  和訊網-《財經時報》特供

  本報記者 劉柳

  “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在記者問及中國零售業市場向外資全面開放后,中國企業將何去何從時,不少企業經理和業內人士第一句話都如是說。然而,他們也同時承認,隨著外
資零售商在中國選擇所開的零售店的數量、股權和選址將不再受到限制,中國零售業和外資的全面競爭開始了。

  誰承受的壓力最大?

  從2004年12月11日以后,除了外資的開店行為還需要政府的審批外,外資零售商在中國的活動幾乎完全自由了。“零售業中不同業態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是不同的,建材連鎖、百貨連鎖和超市行業都競爭慘烈。而在大賣場這種業態里,本土企業無一幸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認為。

  就連鎖超市來說,家樂福和沃爾瑪已顯現領軍人物之相。2004年,沃爾瑪在中國新開設9家商店,在中國的商店總數增加到43家。而截止到2004年6月,家樂福在中國已開設了48家店。

  建材和家居行業的東方家園、家世界、居然之家等也早早感受到了來自外資的競爭壓力。已有22家分店的東方家園東方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董事長兼總裁張宏偉曾計劃到2005年連鎖店數目能擴展到100家,但現在看起來已經不可能完成。據估計,中國的建材賣場依舊處于整體虧損狀態。

  相比之下,外資建材和家居公司的擴展速度就要迅速得多。百安居在短短幾年之內,分店數量已達22家,計劃2008年之前總數目不少于80家。百安居中國區總裁衛哲在談到中國零售業開放時說,“早就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歐倍德、樂華梅蘭、家居貨棧、勞氏、宜家同樣對這一天充滿期待。家居貨棧曾在2004年初計劃購買百安居進入中國。

  在百貨行業,目前進入中國的有莊勝崇光、新世界(資訊 行情 論壇)、太平洋、伊都錦等品牌。“百貨行業開放較早,與連鎖超市不同,是屬于單點型的,更容易成型。”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咨詢顧問張峰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說,“由于百貨在國外已是過時的業態,估計零售業開放后不會立即迅猛進入中國。”倒是香港的銅鑼灣、天河城百貨、摩登百貨等企業躍躍欲試,近日剛公布了選址計劃。

  讓中國超市連鎖業感到羨慕不已的是中國的家電連鎖業。“相比其它零售行業,我們家電連鎖業受到外資的競爭壓力最小。”大中電器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金甌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承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外資家電連鎖的出現對我們形成壓力。競爭的壓力更多來自國美、蘇寧等國內同行。”

  競爭壓力來自何處?

  對外資零售取消在中國選擇所開的零售店的數量、股權和選址限制后,可以預料的是外資零售業網點的數量快速增加。“外資過去都是直接開網點,現在和今后可能會采取直接收購的方式。”郭戈平說,“這樣他們能更快地形成規模優勢,占取足夠的市場份額。”

  考慮到合適的網點是零售業成功的基本條件,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公司副總裁吳堅忠認為,國內零售企業不能再各自為戰,要有中國零售業整體發展的戰略,通過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將有限的零售資源整合起來。

  “不管外資如何對網點形成爭奪,我們都還將堅持自己的節奏開店。”金甌說。他表示已在北京有48家分店的大中在固守地區優勢的同時,還打算在天津、保定、石家莊開設三家分店。

  張峰對此表示贊同。“搶網點是雙方實力的比拚,中資應該站穩本地市場,然后實現可以控制的區域突圍”。據估計,開一家2萬平方米的大型賣場需1.2億至1.5億元。這雖然對沃爾瑪是“小菜一碟”,對于中國公司卻是不小的數目。

  除了網點以外,張峰認為外資的進入對零售業中高級人才也將形成搶奪。“這可能是最大的競爭壓力”。這一段時間零售業的高層跳槽也最為頻繁。

  郭戈平還擔心“外資企業以自己的強大地位突然改變游戲規則,讓中方企業敗下陣來”。比如外資不占用供應商的貨款等。對此,金甌并不非常擔心,“我們不缺資金,每天的預付款上億元”。而且,他認為,國內市場發展不規范,很多地方代理商在做,不一定能保證很快結算。

  需要學習什么?

  李斯閣在11月訪問中國時明確表示,中國公司很難學習自己的是企業文化、電腦系統和物流系統。金甌表示認可,“我們比外資有優勢的地方是了解民眾的心理和適合國情的營銷計劃,而劣勢則表現在企業的文化和物流上”。

  張峰估計從單點來看,外資的供應鏈管理能夠降低采購價格1到2個百分點。“但是如果外資形成系統規模,采購和流通成本將下降更多”。中資將很難在價格上與對方競爭。

  與沃爾瑪、家樂福形成直接對峙局面的物美雖然以前一直抱怨地方政府“零售業開放過度”,然而面對外資的全面開放,吳堅忠認為,中國零售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有一個高素質的管理團隊、穩健的發展戰略、嚴格的經營管理和技術,以及盡快與資本市場接軌的綜合戰略”。

  考慮到外資零售業已經不大可能采取太多與中資合作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向外資學習的方式也有了改變。金甌認為零售業是相當透明的,比如對方的促銷方式、商品種類等都能看得見。“直接競爭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但如果要學習到對方深層次的管理竅門,張峰建議中資可以通過請對方高層來加盟、邀請幫助過這些外資的海外咨詢公司等方式來實現。

  【版權聲明】本文為(媒體名稱)授權刊登之作品,其他網站不得轉載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除非經和訊網-《財經時報》授權許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零售業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dd id="yyw6y"></dd>
  • <code id="yyw6y"></code>
      <dd id="yyw6y"><tbody id="yyw6y"></tbody></dd>


      •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