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生活:是無書可讀還是有書不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9日 08:48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楊澤文 我一直喜愛讀書,以致將讀書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每月的工資收入中,至少有20%用于買書。如是一來,參加工作20多年,我個人的藏書也達到了2000余冊。也正因此,當我聽到一些人抱怨“無書可讀”時,我總覺得這是“不愛讀書者”的一種托辭。
在明眼人看來,“無書可讀”其實是一種危言聳聽。不過這種危言還真被一家國內新聞期刊當做一種“現象”來刻意關注。說什么現在書不可謂不多,品種不可謂不全,但是值得閱讀的東西有多少?又有多少人閱讀過這些東西?文章最后印證的觀點是:“無書可讀”和“不敢讀書”。然而慶幸的是,我在這家新聞期刊的網站上,并沒有查看到太多的人支持“無書可讀”的觀點,相反許多人則反映自己“無暇讀書”和“沒興趣讀書”。 不可否認,日漸繁榮的圖書市場的確存在泡沫成分,但這并不能抹殺圖書市場正給廣大讀者不斷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糧這樣一個事實。至于圖書市場上圖書品種的繁多和淺層次讀物的增加,正好說明我們已經進入了讀者細化和消遣閱讀的時代。其實,讀書猶如飲食,每個人的喜好都不盡相同,這是正常現象。畢竟有人閱讀是為了提高,有人閱讀是為了消遣,有人閱讀是為了刺激。因此我們不能肯定前者而否定后二者。追溯一下人類的閱讀史,消遣性和刺激性的閱讀肯定是占了相當的成分。明末清初文學家金圣嘆甚至把“閉門雪夜讀禁書”當做人生一大樂事呢。記得1979年《讀書》雜志創刊號就發表了一篇題為《讀書無禁區》的文章,盡管在以后的年月里,這種讀書觀時不時地受到一些話語權利者的反復質疑乃至否定,但并沒有因此而改變許多讀者由此開始的無禁區讀書生活。而20多年之后的今天,對廣大讀者來說,“讀書無禁區”已經成為了一種現實。因為日漸繁榮的圖書市場,已經可以提供個性化閱讀的各種讀物。即便是《金瓶梅》、《查泰來夫人的情人》,我們都能讀得到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完整版本和全譯版本。這至少說明,如今我們想閱讀什么書,在圖書市場都能找得到該書的身影,并不存在“無書可讀”。 在我的閱讀生活中,要說感受最深的話,那就是十多年前是出書的速度趕不上讀書的速度,自然是常常“無書可讀”;而近十年來是讀書的速度趕不上出書的速度,因此有許多該讀的書沒有讀。讓人困惑的是,如今面對琳瑯滿目、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圖書時,許多讀者反而無從選擇。于是,要么是聽別人的介紹選購書本,要么是看圖書銷售排行榜選購,而閱讀“從眾”與“跟風”的結果自然是與個性化的閱讀無緣,閱讀也就有可能變成一種苦讀和硬讀。久而久之,也就不想讀書或不愿讀書,甚而發出“無書可讀”的喟嘆也就不為怪了。 無可疑問,我們已處在喧嘩與躁動的年代。電視頻道的不斷增加,互聯網絡的無處不在,歌廳酒吧的遍布街巷,使人們的娛樂消遣方式有了多種可能。而讀者的不斷分化與遞減,終將使讀書成為一部分人的事。因此即便是今天好書不多,可讀的書很少,那也不能說明“無書可讀”。恰恰相反,現在許多人缺少的是讀書時間,普遍存在的是“有書不讀”。如果說讓人隱憂的話,那肯定是后者而非前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