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要保健品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5日 18:39 《環球》雜志 | |||||||||
若木 在權威政府部門認定后,巨能鈣得以“平反昭雪”。但是拋開巨能鈣事件本身,我們面對的卻是保健食品市場一個又一個被戳破的神話氣球:鱉精廠家不養鱉、三株死人事件、腦黃金的騙局、腦白金的混淆概念與夸大效果、專家“核酸營養不如米粉”的斷語,無一不是證明了這些產品的虛夸與蒙騙。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保健食品市場依然欣欣向榮,新花樣層出不窮,老百姓依然從腰包中源源不斷貢獻出寶貴的銀子,換來了各種各樣不知什么內容的“液”、“精”、“片”…… 保健食品產業始終抓住中國人骨子里相信靈丹妙藥的思想,傳統的“吃啥補啥”的迷信觀念只是其中的一個初級層面。中國人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有吃過?處女的經血、嬰兒的胞衣,那都是古已有之的了。全民注射雞血、一家一堆紅茶菌的日子大多數國人應該還有印象吧。家里養螺旋藻的日子好像也沒有過去多久。只是國人的健康好像是改革開放后營養條件、醫療條件好了才普遍提高的吧。不過人總是要有些更高的追求的,于是20多年來俺們又興起了一個保健品市場,現在城市人好像不吃安利就不夠時尚了。 回顧保健品產業,初期的產品尚停留在小農意識上,強調的是“營養”,賣點多半集中于“宮廷秘方”上,只是可憐了大多數百姓不知道歷朝歷代哪有幾個長命的皇帝。 等到生活水平提高了,又開始販賣洋貨,打的牌就變成了科學牌。動輒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推出一些所謂的洋貨,只是洋人自己都不吃。其中始終又貫穿了傳統文化中“藥食同源”的思想,有意無意地混淆著食品與藥品的界限。一時間,電視熒屏上、紙質媒體上,無論男女老少,似乎都得吃點保健品才能夠健康地生活。于是俺們好像也必須吃點才行了。送禮好像也只有保健品才夠高級才拿得出手。只是,俺們究竟吃了些什么東西下去呢? 每種產品都標榜著自己的一套。不過估計東南亞的燕窩、青藏高原的全部蟲草都給俺們好像也不夠市場上那些瓶子裝的,至于這樣那樣的洋人搞出來的玩意兒好像洋人也沒見如何普及。那俺們吃它干什么呢? 說實話,真要吃點假燕窩蟲草之類的也沒有多大關系,大不了就是糖水唄。只是那些化學藥片確實有些可怕,說是食品,反應來反應去依俺看和藥品也沒有兩樣。只是說好的效果是“藥食同源”,那這些藥片怎么又不會有藥的危害呢? 這個專家、那個權威,好像沒有人說吃了不好,這就更讓人感到害怕了。印象中,凡是補品好像沒有說天天吃的,如今連金屬元素都要吃一輩子也太可怕了吧!看著電視上的母親成天鋅啊、鈣啊、液啊的,真為小孩擔心,不會吃出個三長兩短吧?翻翻醫書,無論維生素還是微量元素,還有補品里的激素,哪一樣是說能當飯吃的?難道是全國人民都缺鈣、全國男人都陽痿的時代到了? 其實說來說去,買什么、吃什么,就是買個心理感受而已。現代消費社會,消費是制造出來的。只不過買的名牌時裝名牌鞋吧,自己高興,大家看著也養眼,對人也沒有什么壞處。不過這些所謂的保健品,那可是要吃進肚子里的,好的壞的都要吸收的。要是廠家負責點,身邊有人懂點還好,要是碰到個騙子廠家,那不倒了霉了。 說來也怪,專家的聲音好像總是要提前給產品鋪好路,早就看到文章說中國人性生活質量不高的文章了,也不知道是組織了多少回普查,反正我一回也沒有聽說過。偶爾看到正經搞了抽樣調查的,好像是說主要原因是缺乏心理溝通與技巧,沒有誰說一硬到天明的質量就高。誰說就讓他自己試試。 中國人也許是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能吃,于是呢,吃什么都沒有事。所以食品的各種指標都要比外國人高一點,他們身體太差了,稍有點毒就要出事,咱這里死不了。于是那食品里摻什么的都有。只不過有一點俺不明白,既然是保健品那就比普通食品高級啊!普通食品只要不死人就行,高級東西怎么也是不死人就行呢? 說起食品、還有保健食品,好像俺們這里什么部門都可以管,可是怎么又好像沒人管呢?據說保健品都有特定功效,可大爺大娘們一跺腳掏錢換來的那些高級東西都能治好幾十種病呢?國家都說靈芝治不了癌,可藥房里怎么還在宣傳呢,還有好多人買啊?人家都說食品里不能有雙氧水,可俺們的專家咋說少吃點沒事呢?減肥藥日本吃死了人咱們才給停了,中國人有沒有死的呢? 依俺看,好像沒有哪個保健品賣得了幾年的,新東西也沒幾個人嘗過,那何必自己白當幾年實驗品呢?有空多活動,累了多睡覺,多掏點錢買點放心的飯菜吃,也比掏高價去給人家當白老鼠強。真要不舒服,還是上醫院,醫生讓干嘛干嘛,就算吃藥吧,也不會讓你天天吃,再說那藥可真是先拿小動物試過再拿志愿者試過的,有多大副作用基本上是知道的。可不像這些高級小藥片,只有好處,包治百病,就是無害。 說實話,其實有錢俺也想吃點高級玩意兒,只是,拜托先找幾只小白鼠做做試驗!還有,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您那東西里面有啥玩意兒讓大家整明白!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