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民間組織名單中的缺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5日 14:28 中國青年報 | |||||||||
端木 據報道,近日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540個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全國先進民間組織”稱號,這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對民間組織進行表彰。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在全國先進民間組織表彰大會上表示,要協調有關部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建立政府對民間組織的資助機制,進一步完善稅收、工資、人事、社會保障政策,為民間組織健康發展提供
這份長長的表彰名單無疑是令人欣喜的,它表明政府正在努力構建對民間組織的積極引導和評估體系,表明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正在政府視野中不斷上升,也給了全國眾多NGO不小的鼓舞。不過,仔細觀察這份表彰名單,我還是感到一點遺憾。 在眾多受到表彰的民間組織當中,行業協會類組織比例太大,完全公益性的民間組織數量太少。更不用說“沒名沒份”的“草根NGO”了。某種意義上說,這份名單也從側面折射出了我國民間組織發展的一些尷尬和問題。 當然,行業協會也是我國民間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許多行業自律、權益維護等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此類民間組織畢竟具有較多的行業利益色彩,社會公益性相對欠缺。公益性民間組織在我國民間組織中的比例太小,具有正式身份者更少,而此類組織的成長壯大,才是民間組織發展最令人期待之處。 公益精神與志愿精神的成長,是一個社會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重要標志。當許多事情,公民首先想到的是靠民間組織、尤其是公益與志愿組織來完成,然后才想到借助和依靠政府管理的力量,這樣的社會才是令人欣喜的。當許許多多的公民,都在各種社會領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這樣的我們才具有了真正完善的“公民”精神。 政府理應切實加強對公益性民間組織的扶持和幫助,包括盡快完善相關審核登記和備案監管制度,加快“民間組織無主管”構想的制度化推進。在建設政府評價體系的同時,積極引導多元化評估體系的建設,促使更多的公益性民間組織走上前臺。 各種公益性民間組織自身也應加強能力建設,恪守真正的公益精神,積極參與廣泛的社會公益活動,以實實在在的公益成績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促進公益精神在全社會的萌芽和成長。在當今中國的許多社會生活領域,比如環保、公益訴訟、消除貧困、關懷弱勢群體、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等等方面,各種公益性民間組織都大有可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