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漸入蜜月期 歐洲國家元首們在中國收獲甚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1日 12:01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吳海蔓 覃里雯 北京報道 2004年9月史丹澤重返北京,登上了政治生涯的第一個巔峰——德國駐中國大使。有人還記得他,在11年前,他是京城少見的活躍的德國人。當時史丹澤是德國駐華使館的新聞官,年富力強,經常在私宅召開聚會招待記者。
史丹澤赴任后第一項重大任務就是給德國總理施羅德第六次訪華做準備。 中歐之戀 12月6日,德國總理施羅德如期抵華訪問。他帶來了一個近五十人的企業代表團,和一堆要簽的合作協議。 碰巧的是,意大利總統錢皮在此前兩天到達北京,這位84歲老人當仁不讓,帶來一支多達200多人的企業代表團,當然也有一堆商業協議。在12月6日簽約那天,幾百位打扮入時的意大利客人,手握精良皮包,戴著考究眼鏡,腳登優質皮鞋,身穿名貴西服,這些都是客人們極力向中國推薦的意大利產品。除此之外,還有那些無法帶到新聞發布會現場的法拉利跑車,甚至意大利的優良港口和衛星。 意大利中小工商企業團隊的領軍人物,是英俊的法拉利集團總裁蒙泰澤莫洛。此外,這位五十多歲的杰出意大利紳士還有兩個重要得多的頭銜——意大利工業家聯合會主席和菲亞特汽車集團董事會主席。壓在蒙泰澤莫洛肩頭的有兩份重擔,在歐洲銷售業績不好的菲亞特和在歐盟經濟表現欠佳的意大利工商業,都相當期待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 盡管此時距法國希拉克總統訪華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800年歷史的北京正陽門上依然打著象征法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燈光;北京大小街道仍張貼著已經結束的法國印象派畫展的廣告;那份由希拉克帶來的50多位工商企業家團隊跟中國簽訂的50億美元定單,在歐洲至今余味尤在。德國人和意大利人都不相信,他們此次行程能夠超越這份成績。 12月7日中午北京某飯店,上百位德國中小企業負責人正耐心等待,很久沒有在公共場合露面的中國前總理朱镕基,在施羅德的陪同下出現在會場。朱镕基來參加為他舉辦的歐洲中小企業頒獎儀式。人們多少認為,假如不是出于與施羅德之間的友誼,很難想象深居簡出的朱镕基會專門出席這樣的頒獎儀式。這是歐洲中小企業的第二次頒獎,上次頒給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在施羅德訪華前,中國和德國的總理熱線開通了。史丹澤大使對此解釋說:“讓我們兩國的領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立即理所當然地順手拿起電話筒給對方打電話。”今年,中國四位國家領導人訪問了12個歐洲國家,歐洲六位重要的國家元首也訪問了中國。前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先生,先后在歐洲生活了十五年,他對記者十分肯定地說:“中歐之間的交往從來沒有這么頻繁,雙方都認為進入了一個最好的時期! 在去年中歐首腦峰會上,歐盟主動提出要跟中國建立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中國欣然應允。不論在伊拉克問題,還是在聯合國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上,這些年中歐觀點接近,彼此欣賞。 兩個邏輯問題 今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德國遠東最大的貿易伙伴。目睹這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中歐大戲,日前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先生不得不公開呼吁:歐洲,別忘了日本,世界上不只是有中國。 當然日本仍有發揮余地。日前正在歐洲訪問的日本前外相、現任小泉首相的外交顧問川口順子宣布,日本明確反對歐盟對華軍售解禁。這條武器禁運制裁措施始自1989年。目前中國正強烈要求解除武器禁運。 法國、德國、意大利基本上同意對中國解除已經長達十五年的武器禁運,尤其是歐洲最大的武器出口國法國。法國總統希拉克表示,對于中國現有的實力,禁運不符合邏輯。曾答應前總理朱镕基每年都到中國訪問的德國總理施羅德,頂著國內較大的壓力表示是時候考慮解除禁運了。在溫家寶總理前往歐洲參加中歐工商峰會之前,前中國駐德大使梅兆榮先生去了歐洲一些國家,了解它們對此事的看法。他了解到大概有十個歐盟國家贊同解除禁運,但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是需要全部25個成員國同意。 梅兆榮認為,不解除軍售禁令是對中國的政治歧視。因為即使解除禁令,歐盟也肯定不會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中國,而中國也不會買那些他們肯賣的大路貨。所以,結果很可能是中國并不會從歐盟進口武器。那么,為什么還要保留這個形同虛設的軍售禁令呢?歐盟提出跟中國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但在政治上歧視中國,這是一種邏輯矛盾。 另一個邏輯問題是,歐盟一直沒有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此,梅兆榮感到費解。因為歐盟承認了俄羅斯的市場經濟地位,卻不肯承認市場遠比俄羅斯成熟的中國。 12月9日,中歐峰會在荷蘭海牙發表《中歐聯合聲明》。歐方在聲明中表達了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政治意愿,并放出積極信號。梅兆榮解釋說,積極信號是客氣的外交辭令。 建立新機制 不管怎樣,頻繁前來的歐洲國家元首們在中國收獲甚豐。 “據我所知,跟隨國家元首來訪的商界代表在開拓中國市場方面總體而言會有更大的機會。”一位在中國工作多年的德國外交官說。這位外交官承認,這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情況。 在施羅德的中國行程中,他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令他很受鼓舞。隨著中國逐步融入全球自由市場,由政府引導簽單的市場將逐步被一個企業具有更多自主權的市場所替代,這也正是中國的歐盟伙伴所等待的。施羅德的這一期待與我國正在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而有待付諸實施的規則,包括建立一個更加規范、獨立和開放的市場。 在上周開幕的中歐峰會上,除了討論中國所希望的解除武器禁運和獲得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外,峰會的主要議題還包括:歐盟希望盡快開展關于非法移民的重新準入協議;對促進人權合作的展望;中國實施世貿組織承諾,在2004年終止紡織品限額,建立一個新的機制以促進歐盟—中國之間進一步的經濟和部門合作。 12月7日下午,施羅德總理告別了和他共同創造出中德合作典范——一汽大眾項目的中國前總理朱镕基,在現任副總理曾培炎的陪同下趕往東北長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第二轎車廠建成投產儀式正等著他們剪彩。施羅德總理坐在一輛大紅色嶄新的轎車的駕駛位上,露出勝利的微笑。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