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優先滿足員工需求還是為企業負責到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3:36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李文勝 -事件 不許員工帶手機上崗,這成了不少單位“管住員工責任心”的手段。然而,一家企業卻“反彈琵琶”,也由此引發出一場爭論——
12月2日,懷化鐵路總公司懷化工務段青工小胡正準備上線巡道作業,他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小胡,生日快樂!別忘了常回頭看看,也許正有一列火車在后面‘追求’你呢。”看著溫馨詼諧的短信,小胡開心地笑了。 原來,這天是小胡的生日。工務段團委發來這條短信,一表祝賀,二是提醒他專心工作、注意安全。 小胡能在生日這天收到這條短信,得益于不久前這里廢除了一項管理制度。那項制度規定,員工上崗不允許攜帶手機。圍繞此規定是否該廢除,是否該允許員工帶手機上崗,這里曾有過一場爭論。 此前,懷鐵總公司一些基層單位的管理人員認為,員工上班期間,應盡心工作。為防止工作時分心,出于對企業負責的考慮出臺了規定:職工不許帶手機上崗,上班時間不許接聽手機,違者將給予經濟處罰。但這一規定也使職工們反映比較強烈。某段調車員老高2002年好不容易買了臺新手機,可是大部分時間新手機都是躺在家里睡大覺。他說:“其實上班時間接聽一下手機,能夠及時了解家人和朋友的信息,不但不會分心工作,相反工作起來會更踏實和安心。”可是老高這一觀點卻不能得到管理層的認同。 針對職工群眾的反映與維護企業利益之間的矛盾,今年年初,懷鐵總公司管理層在討論這一問題時,有人提出,這一規定到底有沒有必要?某些管理者為了讓員工專心工作,強行禁止員工接聽手機,這種做法是否“人性化”? 經討論,大家認識趨于一致:確實,少數特殊職業在崗位上不能接聽手機。例如大夫在手術臺上、演員在舞臺上、運動員在賽場上。但在像巡道這樣的普通崗位上,帶手機上崗,偶爾接聽一下,其實并無大礙甚至會由于信息傳遞及時而有益于工作。在許多事情上,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并不是矛盾的。在手機日益普及的今天,如果我們不顧員工需求,強硬地要求不許做什么,可能就是對員工利益的一種忽視。 據此,這一規定在這里予以廢止。今年10月,懷鐵總公司又因勢利導,建立起手機短信平臺,將短信這種現代新興的信息傳播手段運用到一線班組管理中,把思想政治工作、安全教育、業務培訓信息及時傳遞到員工的崗位上和生活中。如今,手機短信已經在這里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文化。該總公司一名快30年工齡的巡道工人說:“在緊張和無聊的工作中,從短信中不僅能夠得到祝福和快樂,還能得到警示和知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評說: 短信如翩翩起舞的彩蝶 怡平 不管你肯認不肯認,手機短信正如翩翩起舞的彩蝶兒,飛進你的他的我的心靈窗口。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溫暖的善意,帶著友情的調侃,改變著人際交往的方式,使我們天涯近在咫尺,彼此共享著一份快樂、一則秘密、一段情緣、一首歌謠。 其實,短信還可以成為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得心應手的工具。懷化鐵路總公司建立手機短信平臺,及時向崗位上的員工發送祝福語、安全提醒、業務知識等內容的短信,把思想政治工作、安全教育、業務培訓做到員工的崗位上和生活中,就足以給我們良多的啟示。 一則手機短信具有傳播快捷的便利。這邊輸入,只要輕輕按一個發射,不消數秒就能傳到對方的耳邊。這種速度可以隨時根據職工的個性特點和具體的思想實際,及時地做好思想疏通、感情撫慰,將組織的溫馨關懷送達到每一個職工身邊。在防洪、春運、天氣變化等關鍵時期有針對性對關鍵崗位上的一線員工進行安全提醒,亦富有時效。 二則手機短信具有私密性,既可以為個人生日祝福,有組織的關愛,你并不孤獨,又可對家庭出現矛盾的職工進行反復說服、勸解,讓他們和好如初,并為之保守秘密。 三則短信具有聯通的特質,使信息的交流和感情的溝通,處于平等對流的狀態,有助于個人與個人之間,集體與個人之間形成理性的互動,而不是過去簡單的我打通你、我說服你的單向行動。 四則短信的普適性,尤其受到青年職工的寵愛,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難得載體。企業單位和組織的短信平臺,為他們的創新和創意提供了天地。所以,短信更容易成為集體和個人之間聯系的橋梁。 當然,凡事有利則有弊。比如手機短信也是一柄雙刃劍。所以,有些單位規定,員工不許帶手機上崗,更不準隨意接打手機,這一做法就不能簡單的否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人認為此舉甚至有違“人性化”未免偏頗。其實,在某些崗位某些時段某些場所,禁止使用手機恰恰是“人性化”的體現。 如手機一樣,如今許多新鮮的事物,甚至包括新鮮的觀念,正在不斷涌入我們的生活,正在不斷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并讓我們更聰明、更理性。但怎樣充分利用好這些新事物、這些新平臺,這不僅需要熱心、誠心、愛心,同時也需要精心、細心、耐心;不僅要有輕舞飛揚的才情創意,同時需要科學的理性周到的規范。以開放的心態掌握好分寸,以理性的思維趨利避害,才是最可取的。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