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民工的精神需求當做一種權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09:18 新京報 | |||||||||
上個月底,順義區兩名看黃碟的農民工為了躲避警察的檢查,逃跑時跌進6米深的化糞池而死亡。 對于這個事件,人們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僅僅用道德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農民工———簡單的道德批判必然妨礙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更多人士提出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農民工怎樣才會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
一個例子是,北京城建集團為工地上的農民工放映了一場電影,來自山東的一個農民工高興地說:“我到北京打工快10年了,這還是頭一回看電影呢。”10年沒有看過一場電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城市農民工的精神生活的現狀。 但也有人認為,當很多農民工連完整的工資都無法及時拿到、“討薪”正在成為政府乃至全社會要解決的問題的時候,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問題是不是太奢侈了? 可是,當我們把農民工也正常地當做完整的“人”來看待的時候,誰也不能把他們的物質所得與精神生活人為割裂開來,更不能得出“物質豐盈了再說精神生活”的結論。精神和物質一體,物質文明的進步必然要和精神文明的進步同步,這應該是以人為本的應有之義。 如果說城鄉依然明顯地存在著“鴻溝”的話,那么這里的鴻溝絕不僅僅是指經濟方面,也包括精神生活。城市農民工的精神生活,就處在“非城非鄉”的懸置狀態。他們已經遠離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習慣,遠離了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天倫之享,而城市提供給他們的只是一個工地,以及工地旁讓他們眼花繚亂的世界。經年累月里,他們無法退回到曾經的過去,也無法前行走進城市的生活。 中國農民工的精神問題曾經在今年8月召開的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引起關注,專家們認為,艱難的生存狀況和陌生的城市使中國農民工飽受心理疾患之苦,政府乃至全社會都應對此予以高度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春光更是用“孤島”來形容農民工:“城市并沒有真正接納這些外來者。他們遠離家鄉和親人、從事高強度勞動、遭受歧視、缺乏適齡性伴侶和社交生活,就像生活在孤島上一樣。”在這里,我們想用“權利”一詞來解釋農民工的精神需求。如果說按時足額拿到工資是在保障農民工的權利已經毫無疑問的話,現在還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政府部門、工程建設單位等,并沒有把享受精神生活當做農民工的一項權利,所以,很多工地上連一臺電視機都沒有,農民工長年累月工作而沒有休假,配偶來探親沒有獨處的房間……“飽受心理疾患之苦”,正說明了他們的權利受到了侵害。 把農民工的精神需求當做一項權利看待,首先要求政府部門像“討薪”一樣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并對相關單位如何保障農民工的精神需求作出明確的規定。 譬如,應該給農民工適當的帶薪休假,方便他們和家人團圓,如果無法返鄉,至少應該有單獨的房子供配偶探親時使用。因為休息權和性權利等都是基本權利,不能因為農民工是弱勢群體就忽視他們。 本報今日對北京農民工的精神生活進行的調查,讓我們看到在許多方面不少單位已經在做著努力,從組建農民工工會、農民工專場電影、到組織農民工業余演出等等。但是,一方面這些努力與農民工的精神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沒有制度的規范,這些工作在不同的地方還處于“可有可無”的隨意狀態。保障農民工的精神權利,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報評論員艾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