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大世遺景點門票要漲價須先過審計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8日 11:30 新京報 | |||||||||
故宮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召開后,引起輿論強烈反響。12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該報記者對聽證會部分代表的獨家采訪,其中透漏出的一個情況應該引起大家的警惕。有代表指出:“公益性服務機構管理機構的運行成本及各項開支由誰來監控,很值得關注,目前聽證會代表所看到的六大景點連續三年的預結算報告并未進行過審計,這是不應該的!
把沒有經過嚴格審計的六大景點連續三年的預結算報告,拿到政府的聽證會上作為漲價的依據,這不是一種工作的簡單疏漏,而是一種純粹管理的失職。 管理部門提出:六大景點門票漲價的主要動因是這些古跡的維修費用巨大,光靠國家撥款遠遠不夠,提價可以有效彌補目前的虧損狀況,減輕政府的壓力。 這個理由似乎很冠冕堂皇,但是,如果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謬論。如果世遺古跡的維修費用,需要靠門票收入來維持,依靠價格杠桿來調節,那么,故宮、長城等六大景點的性質就無所謂世界文化遺產了,只能是作為一種企業性質的公共游樂設施。當然,這樣的推理也不恰當,因為六大世界文化遺產特殊歷史文化價值早已經決定了它們的共同性質是人類的共有財產,由一國的全體人民授權政府進行嚴格保護和管理,其維修和日常維護的費用由政府財政列支,投入到世遺保護上的經費,不管是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都來自于人民的納稅。 故宮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既然目前仍然是國家的文化事業單位,其漲價后的性質也不會發生改變,那么,它所有花費的政府財政支出,就必須要經過審計,給納稅人一個清楚的交代。如果沒有審計,人民如何確定它們到底是虧損還是贏利,又如何能相信世遺以前沒有亂花納稅人的錢?甚至對其漲價后的命運人民也更不會放心,有媒體載文質疑說:“有誰或者什么機制可以保證,漲價后的收入能夠全部用于維修方面,而不被挪做其他用途?”(12月3日的《經濟參考報》) 假如,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在現有的管理模式下全面提高價格,而且沒有嚴格的預結算審計制度作為監督保障。那么,漲價就只能是滿足部分既得利益者擴權的企圖,不僅將加重普通百姓的負擔,而且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會進一步導致政府公共管理的失控,既無法控制門票收入的使用,也無法確定到底該不該支付經費補貼維修。 目前,有關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門票價格調整的爭論,已經進入了一種僵持狀態,管理部門堅決要漲,聽證會代表基本認可,而廣大民眾則大多數說“不”,各種媒體紛紛質疑,在這種狀態下,不妨暫時擱置爭議,把六處世界文化遺產近年來的經費使用情況交給國家審計機關,進行一番嚴格的經濟責任審計,讓“李金華們”去先把把關。依照審計結果,再來看看門票價格是該漲還是該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