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生應該感到幸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6日 18:11 中國青年報 | ||||||||
高原 又一位民企富豪在資本市場上栽了跟頭。不同的是,這次不是在尚處初級階段的內地A股市場,而是在一向以規范健全、監管嚴格見長的香港主板市場。問題富豪黃宏生因一手打造創維集團而著名,但香港廉政公署并不在乎你資產有多少聲譽有多好,違規就拿下。
1989年才開始創業的黃宏生,十幾年工夫就建立了一個年銷售額近百億元的家電企業。相對這個業績,企業如果因為這么一個小小的不檢點行為而倒了,實在是有點冤枉。 事實上,如果放到內地股市,黃宏生的違規手段實在算不上觸目驚心,估計也不會掀起這么大波瀾。前一陣證監會官員王小石被拘事件曝光后,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企業要通過各種“財經公關”手段賄賂權力部門以達到包裝上市目的,其費用通常占整個融資額的10~15%。也是就說,一家企業上市融資1億元,要拿出1000~1500萬元來打通各種渠道。這種賄賂黑幕被內地資本市場稱為“上市潛規則”。很難想像,如果把這么多年來A股市場按“潛規則”上市的公司都糾出來,并按貪污或行賄處理,其數額將是多么驚人! 同樣,控股股東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在A股市場也不是新聞。今年證監會推出“以股抵債”試點,就是嘗試用大股東縮股的方式抵償其占用的上市公司資金,當時公布的數字是整個市場中侵占余額577億元,涉及600多家上市公司,而市場普遍估計這個數額應該有1000億元。有趣的是,在我們這邊“占用”上市公司的錢,可以拿股份抵償,而且還說是于大股東和小股東都“雙贏”的方案,而在香港就被稱為“盜竊”。 香港廉政公署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黃宏生涉嫌從上市公司“盜竊”的錢,是拿去用在集團其他項目投資上還是自己揮霍了暫時不好定論。不過,作為一個執著于要做成“中國索尼”的彩電制造業癡迷者,以及其將創維品牌一步步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積累的業內聲譽,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黃宏生會為了一點個人私欲做出置職業前途于不顧的事。那么理由就只有一條了:如果其上市過程有造假行為,只能說明創維集團當初的融資欲望太過強烈,以至于不惜冒險作假;而上市之后集團的周轉資金也頗為緊張,以至于動了從上市公司身上“割肉”的腦筋。說白了還是那個道理:融資沖動過于強烈,就會忘記一個公眾公司要為股東利益負責的根本責任,只把資本市場當成“提款機”了。 我國的企業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資本市場作為企業拓展規模的重要平臺,在很多人眼里似乎能起到放大鏡的功能,“資本運作”于是成為不少企業家們津津樂道的“口頭語”。而我國內地股市從結構功能設計上,就是為國企融資改制服務的,因此,一些A股上市的公司從一開始就奔著“圈錢”而來,從來沒有形成為股東利益負責的習慣和動力。一個不為股東利益負責的上市公司,其行為和表現就會透露出十足的投機性和短期效應。 筆者覺得,黃宏生其實應該感到幸運才對。至少從2000年上市以來,在相對規范的香港資本市場牽動和支持下,創維的業績不斷提升,正在向自己的理想目標靠近。香港廉署的指控,可以使黃宏生和他的創維集團更清醒一些,讓它們回到正確的航道上來。同時,如果危機公關做得到位,公司運營能夠保持正常并逐步挽回投資者的信任,創維起碼仍然是一只品質相當不錯的績優股。 想做得更好,就必須用更高的標準要求。不經過幾次危機考驗,企業的生命力也不會那么頑強。至于黃宏生本人的命運,這個創業多劫的海南人似乎是天生要經受些痛苦的,他喜歡一句哲人的話:不做快樂的豬,做一個痛苦的人。最新的消息稱,黃宏生已獲準用100萬元現金保釋,法院將于明年3月再審。好了,他有3個月時間咀嚼那句哲理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