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轉向勢在必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6日 11:29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 |||||||||
過去一年多以來的經濟過熱和宏觀調控,以及10月29日央行宣布加息,都在為這一轉變提供注腳。海內外許多分析指出,多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形成了對財政支出擴張日益嚴重的依賴。 目前,如果這種投資需求過度膨脹導致的經濟過熱繼續下去,將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的后果。同時,眾多財政專家擔心,如果繼續大量發行建設國債,將引發財政風險。分析
積極財政政策的推出 有關財政政策轉向的最早官方提法,來自財政部部長金人慶今年5月的一次講話。據報道,金人慶5月27日在上海的全球扶貧大會閉幕式記者招待會上透露,中國將由實行積極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轉向實行“中性”財政政策,以降低通貨膨脹風險。 金人慶說,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定的貨幣政策,主要是為了應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這一政策幫助中國擺脫了通貨緊縮的困擾。但目前中國部分行業和地區出現了過度投資現象,有經濟過熱的危險,也存在著農業、能源交通、高科技產業、消費服務業等投資不足的現象。這要求在制定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時區別對待、分類指導,不搞“急剎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有保有控的財政政策,確保中國經濟的持續穩步健康發展。 此后,“中性財政政策”這一提法立刻成為國際財經的焦點之一,并引起了國內理論界關于財政政策由“積極”轉向“中性”的討論。 在各界對中性財政政策爭論不休之際,政府高層對此進行了進一步闡釋。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指出,業界關于“中性財政政策”的提法并不準確。他認為,中性財政政策可以有兩種理解,政府沒有財政赤字或者財政赤字保持不變,都可以叫做中性財政政策,所以,用“穩健的財政政策”更加準確。 對此,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宋國青教授認為,以傳統的觀點看,財政政策大體可分為擴張、中性和緊縮三種取向,所謂“穩健的財政政策”因各人理解不同,很難定義;但可以肯定,至少是非擴張性的。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對此解釋說,所謂“中性財政政策”的本來涵義,就是財政收支保持平衡,不對社會總需求產生擴張或緊縮的影響。就當前的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任務而言,對中性財政政策的起碼要求,就是不給經濟帶來擴張性的影響。目前財政政策在配合貨幣政策的緊縮而收緊,但并不是“全面緊縮”,不是“急轉彎”,而是“慢轉彎”,是在穩健把握之下著力協調,在調減擴張力度中加以區別對待,即“有保有控”。 另一位權威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認為,“中性財政政策”這個提法比較學術,考慮到不是所有人都學過宏觀經濟學,所以在未來政府的政策文件中,還是會用“穩健財政政策”的提法。“穩健”的范圍相對比較大,并且可以調整,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給調控留有余地和運作空間。 無論“中性”還是“穩健”,財政部兩位領軍人物的先后公開表態,已經可以確定財政政策轉向勢在必行。 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 早在2002年,財政部即提出了積極財政政策淡出的問題。 有專家分析說:中央對地方補助是無償的,客觀上誘導地方不是從當地客觀實際或急需出發,不是從自身財力和資金配套能力出發,而是看上面哪些方面能給錢,由此來組織項目,甚至巧立名目、拼湊項目,然后拼命跑項目、爭資金。 據了解,2005年長期建設國債的發行規模,將由今年的1100億元調減為800億元,但與此同時,很可能將會增加中央預算內建設投資200億至300億元。這部分資金的控制權又將集中在發改委手中。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教授接受采訪時指出,完成目前長期建設國債投資的諸多項目,不一定全靠發行長期建設國債來實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前三季度統計數字,中國財政收入增收約4000億元,同時今年的1100億國債有一部分要結轉到明年,完全可以用超收的財政收入和結轉的國債資金中的一部分資金來建設那些項目。 據財政部統計,2002年,財政在央行的月末存款余額有9個月超過1500億元;2003年,有9個月超過2500億元。今年3月末,財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額達到3416億元;6月末,存款余額高達7755.6億元。 財政大量發行國債的同時,在央行又保持較高的存款余額,不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如果可以有效利用既有的財政收入,就不必繼續發債。 從另一方面,現在財政收入增長超過了20%,遠遠高于GDP的增長。就是說,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斷升高,政府掌控的資源份額在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再去發行長期建設國債,意味著政府掌握的資源更多;與此相應,市場配置的資源就會減少,這顯然與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一致。 改革開放多年,市場化配置資源已是共識,而不宜過多強調政府配置資源。這意味著財政政策轉型是大勢所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