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發現婦女的歷史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2日 10:17 南方日報

  作者: 王宏維

  在婦女史的課堂上,教授的第一個發問往往是:“婦女有歷史嗎?”

  喚起行將遠去的記憶,腦海里依稀存留的歷史是什么呢?帝王將相、改朝換代、疆土之爭……婦女在哪里?除了一兩個女皇、后宮嬪妃或名妓,廣大婦女青史無名。在傳統視
域里,婦女其實沒有歷史——她們幾乎不被歷史記載、幾乎不被史學研究,而敘述、研究歷史的史學家們幾乎是清一色的男性。因此,現存的歷史主要是從男性視角、在男性詮釋模式下建構的歷史,體現的是男性價值觀和男性的活動,即男人的歷史。

  對此,女性主義史學家吉達·勒納在其《婦女史的挑戰》一書中提出,婦女史就是把“被傳統史學遮蔽的部分”剝離出來。針對傳統歷史研究中大量存在的“性別”盲點,另一位女性主義史學家吉斯拉·鮑克提出,婦女史的“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將婦女作為人類的一半來考察”,就是出色的“社會性別史。”針對婦女被傳統史學遮蔽的情況,婦女史學也被稱之為“發現婦女的歷史”。

  所以,女性主義史學對傳統史學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斷言婦女是有自己的歷史的。這里,首要的是超越一個“父權制假設”——上帝創造了有差異的男女兩性,正是這一自然差異決定了男性對女性有“天然統治權”。女性主義史學就是要破除這種假設,將婦女作為具有獨立性的、人類的重要部分進行考察。至于婦女史考察的內容則是非常豐富的,如女性與戰爭、社會革命、經濟蕭條等等,她們對這些歷史事件的經歷與感受是獨特的,與男性不同,毫無疑問也應當是歷史真實重要的組成部分。

  向傳統史學的第二個挑戰,是如何看待歷史上的婦女。吉達·勒納認為,女性在歷史上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的群體,她們雖然分散在不同階級、民族、種族之中,但不論是處于被壓迫的社會底層、還是處于統治階層,她們的地位總是與所在群體的男性有根本區別。而這點正是被傳統史學所遮蔽的,即性別關系的變化被淹沒在階級、民族、種族之中。婦女史研究就是要把歷史中性別關系的變化顯現出來,并探究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對于史學研究,這無疑將開拓出一系列新問題和新領域。

  第三個挑戰是指向傳統史學中史料的。傳統史學不研究或很少研究婦女的一個理由是沒有或只有極少關于婦女的史料。吉達·勒納認為,這是一個站不住腳的說法。婦女史史料的真正問題,是這些關于婦女的史料是零散的、不系統的,并且大都是由男性來記錄和收集的,也是按照男性的觀點去分類整理的,所以在收集應用這些史料時會有相當的困難。如果沿用傳統史學的方法,可能就會因為史料問題而無法進行婦女史研究,或者只是把有關婦女的史料找出來填入到父權制的歷史之中去。因此,女性主義史學家需要有對史料的新姿態、新方法,特別要揭示傳統史學強調的所謂“中性”、“客觀性”,實際也是從男性立場出發的,也滲透著男性詮釋者的偏見,女性主義史學必須對它進行質疑與批判。

  女性主義史學還對傳統史學在歷史分期、歷史事件分類方面提出了挑戰。在傳統史學中,戰爭、征服、革命、社會重大變革、宗教改革等往往是用于進行歷史分期的坐標,歷史就是這樣編年的。而女性主義史學家認為,這些分類的坐標一般都與男人的活動相關,特別是與參與政治活動的男人相關。一位婦女史研究者瓊·凱利在其撰寫的《女人有文藝復興嗎?》一文中指出,文藝復興(時期)對男人是偉大的啟蒙,是光明的。但對女人來說,則沒有文藝復興。因為那一時期所制定的對婦女的規范充斥著對婦女的歧視和壓迫,是限制婦女發展的,所以文藝復興對婦女可能是“一個黑暗”。以此為歷史坐標劃定的“文藝復興時期”及其歷史價值評定,對于男人和女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可見,傳統史學的分期往往對婦女史研究并不合適。婦女史研究必須尋找和探討新的歷史分期和歷史事件界定的標準,突破傳統史學偏狹的男性視角,以女性的眼睛與感受來把握歷史。顯然,女性主義史學在這一方面的挑戰是頗具沖擊力的,也是對傳統史學根本性的挑戰,它要求對傳統史學進行全面的審視,即對原有的史學假設、理論、研究方法、評判標準重新評估,這也就直接關系到如何推出一個新的史學研究的模式。

  方法論上的突破,也是女性主義史學一個引人關注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婦女口敘,這也被稱之為“傾聽婦女的聲音”。著名的口敘史家舍勒·格拉克指出,要揭示婦女的歷史,“要用大量的婦女口敘史,利用以往沉默的或被忽視的婦女的話”。以婦女口敘所做的著名課題有上世紀美國墨西哥裔女工的罷工史研究。旅美女性主義史學家鮑曉蘭認為,“婦女口敘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而且是一種政治手段,即通過對婦女經歷的肯定,增強婦女的自信心,從而賦權于婦女。”她還提出,在口敘(訪談)時應當特別注意“權力關系”問題,克服研究者居高臨下的態度,改變以往以研究者為主體的做法,轉而以被訪者為主體,并建立二者之間平等互動的關系。對此,西方女性主義史學家的口號更是明確:從“對婦女做研究”,轉為“與婦女一起做研究”和“為婦女而研究”。在此,不僅可以獲得關于婦女史的研究資料,也是清除傳統史學偏見、更新研究者本身觀念的過程。而鮑曉蘭本人于上世紀80年代做的美國紐約華裔制衣女工史研究課題,主要也是通過婦女口敘和訪談完成的。

  女性主義史學本身在不斷發展。上世紀90年代由斯科特主編的《女性主義與歷史》一書提出,“社會性別”并不是惟一重要的范疇,體現婦女身份各異的“差異”也是女性主義史學的另一核心范疇。同時,還要充分注意因種族、民族、階級、宗教、性取向、年齡等形成的復雜權力關系,把婦女和社會性別置于這一系列范疇之中,對于歷史研究可能是更有益的。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男人為什么喜歡車
女人與車的美麗約會
警惕房屋銷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樓盤一覽
娛樂風月圖鑒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cite id="aa6ec"></cite>
  • <abbr id="aa6ec"><xmp id="aa6ec">
    <small id="aa6ec"><center id="aa6ec"></center></small>


  •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