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奮的GDP與輸不起的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15:31 《中國經濟周刊》 | |||||||||
★文/鄧聿文 11月15日的兩篇報道,我認為把它們合起來看很有意思。一篇是有關經濟學家周其仁近日在出席“2004中國IT兩會”時的表示:中國GDP今年或明年應該可以超過英國,2030年則可趕上美國。這個預測出自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那兒。而這還不算最樂觀的。另一位經濟學家張五常白紙黑字寫著,只要進一步堅持開放的政策,尤其是金融方面開
另一篇是有關中華護理學會公開的數據:我國每千人只有1名護士,護士比例為世界倒數第三。不僅如此,目前我國醫院病床與護士的比例還是26年前制定的,按照1比0.4配備。而就是這個26年前的標準,在實際護理中,能夠達到的醫院也只有10%左右。 一邊是最頂級的經濟學家看好中國的未來發展。當年設想的“超英趕美”如今實現一半了,另一半也指日可待;一邊卻是醫療衛生設施和人員的不足,社會進步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這使我想起了盲人摸象的寓言。單看一邊可能會使我們得出錯誤的看法,只有把兩邊對照起來,才是一個真實的中國。 改革25年來,我們的GDP每年都以近乎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著,而GDP的高速增長是以透支資源、透支環境、透支信用、透支權力為代價的。這種透支的增長,其實是有增長無發展,或者是跛足的發展。這種發展模式下經濟繁榮的結果,就是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普通民眾從改革發展中受益的程度越來越遠,滑向現代社會邊緣的弱勢人群越來越多。有數據表明,自1990年代末以來,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在我國以每年0.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1999年為0.457,2000年為0.458,2001年為0.459,2002年為0.460)。當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遏制,這種GDP高速增長下的經濟繁榮與人民何益? 我們必須看到繁榮背后隱藏的巨大社會問題。就拿“超英趕美”來說,從改革算起,我們花了25年的時間,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勉強趕上英國,要趕上美國,還要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像現在這樣不出問題,并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但是,這可能嗎?我們已經沒有了更多的淮河可以污染了,我們也沒有了更多的土地可以供某些官員和大款們揮霍了。 去年我國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這個重要的歷史關口,但同時基尼系數也接近國際公認的5%的警戒線,這是兩個值得玩味的數字。基尼系數之所以接近警戒線,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我們在全力以赴抓發展,GDP壓倒一切,而丟失了社會公正。今天的社會問題、社會矛盾,無不與社會不公相關。我們是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傳統極端平均主義的“一大二公”,走向嚴重的利益分配不公、資源占有不公。因此,對我們來說,人均GDP1000美元所包含的社會危機因素要遠大于所包含的發展后勁。 從現在來看,未來改革發展的每一步都將是“輸不起的實踐”。因為我們已經沒有了“錯了再改”的機會,未來的任何改革實踐都只能勝利。所以,如果對已經積累到令人喘不過氣的社會問題、社會矛盾沒有切實的化解,那么,改革發展的每一步都將充滿變數。 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對亢奮的GDP進行調理,把社會公正納入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和效率一樣受到同樣的重視。簡言之,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生活的主題,應是發展與公正。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