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對失信者嚴懲不貸方能以儆效尤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07:59 京華時報

  盡管上海證交所對失信的上市公司譴責不斷,但上市公司失信行為仍是層出不窮,這說明,僅是道德層面上的譴責,對失信的上市公司來說,實屬不痛不癢,失之過寬,沒有太大約束力。對上市公司失信的懲戒辦法非改不可了。怎么改?就是要突出一個“嚴”字,對失信者嚴懲不貸,方能以儆效尤。

  僅僅對那些不講信用的上市公司訓之謂不講道德,甚至斥之以寡廉鮮恥,是無濟于
事的。對經營者來說,講不講信用,不僅是一個道德問題,還是一個經濟問題,是一個經營成本選擇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在市場經濟中,當經營者講信用比不講信用成本低,人們就會選擇講信用;反之,當不講信用比講信用成本低,就往往傾向于選擇不講信用。這就告訴我們,大到一種經濟體制,小到一個對上市公司的監管,都要用嚴格的獎罰制度,讓講信用者總能得益,讓失信用者得不償失,以此引導經營主體追求信用至上,守法經營。以此來看中國證券市場現狀,問題昭然若揭。

  這種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上市公司管理中某些養癰遺患的制度非改不可了。在信用懲戒上的猶豫不決模棱含混,對上市公司溫情脈脈的“父愛主義”,實際上是誤導企業,害了企業;是對集升斗之資投入股市的廣大股民的失職;最終,是對中國證券市場乃至整個資本市場和經濟健康發展的極大損害。

  對于失信者,罰,就要罰得他惡名昭彰,沒有人再愿與他做生意;罰,就要罰得他傾家蕩產,掃地出門。比如說,今年兩家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和“虛增利潤”違法行為,其董事長分別受到證監會罰款30萬元的處罰,這雖說已是中國證券市場中,失信者付出經濟代價的最高紀錄,但對失信者的懲戒力度仍然不夠大,而如果獲罰款項是3000萬元、3億元甚或更多,并依法施以相應的刑事處罰,失信者能不悚然心驚、望而卻步嗎?

  摘編自新華社11月29日電 文/趙鵬

  《京華時報》(2004年11月30日第A02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廣州車展美女圖450張
經典兩廂車狂熱貼圖
家居家裝實用圖庫
北京打折樓盤信息匯總
娛樂風月圖鑒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