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市場半開放的中國經濟 需要更具智慧的調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8日 11:25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李學賓 萬眾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宏觀調控必然是熱議話題中的重中之重。 在過去的幾年中,政府成功地啟動了房地產消費和汽車消費,使中國經濟走出了通縮的陰影,但由于我們對以上市場拉動經濟的作用認識不足,啟動的力度過大,能量釋放過快
中國的經濟是一個半市場化的經濟,這主要表現在價格形成上,很多價格和服務并不是“市價”,而是“官價”。由于“官價”并非從市場的競爭中產生,其中就存在相當的暴利,這背后的壟斷和集團利益是未來中國社會經濟平穩增長的兩大隱患,這根本就不是貨幣政策所能影響的領域。所以,宏觀調控既需要市場化手段也需要行政手段,最終目的應該是解決市場定價。換言之,行政手段的應用只要是立足于推進未來的市場化,就應該堅持而不是放棄,關鍵在于掌握市場化手段與行政手段的配合,以達到精確打擊的目的。 中國的經濟還是一個半開放的經濟,這主要表現在資本流動上,無論對熱錢的涌入,還是對于這些熱錢在以后的流出,中國的金融體系都缺少有效的限制措施。中國外匯儲備近年來持續高速上升,其中有我國外貿順差的因素,但是,國際資本無孔不入的滲透也是重要原因。其實,對任何一個商品市場開放的國家,資本項目的管制都會最終變得形同虛設。盡管中國政府明確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但由于在市場看來,美元跌勢難止,“博升值”仍有利可圖,熱錢仍源源涌進。迫于某種壓力,我們目前正在放松對居民外匯資產流出的管制,實際上,由于這也同樣為外資的流出提供了方便,其中的隱患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就需要我們有更國際化的視野立足于疏而不是堵,不僅要關注國內市場更要關注國際市場,本輪國際游資在石油以及有色金屬期貨上對中國的“教訓”更值得深刻總結。 半市場、半開放的中國經濟需要更智慧的崛起,中國經濟同時需要更智慧的調控手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