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沒有任何借口的另一角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6日 11:31 南方日報 | ||||||||
作者:劉以賓
暢銷書《沒有任何借口》居然系假冒外國人的中國職業寫手們炮制而成,《中國青年報》披露此事的新聞猶如晴天霹靂,不僅對視該書為“圭臬”的老板以及企業思想工作者
批判者的批判思維起點以及視角十分鮮明,即“勞資對立”。誰都知道,資本的本性是“利潤最大化”,但資本只有和勞動者結合才能形成生產能力,故老板們在最大限度地發掘資本營利潛力的同時,也會千方百計地使員工價值最大化,而且他有達此目的的諸多手段和條件。由此看,“勞”與“資”永遠是對立的乃至水火不相容的。然而,這也許僅說對了問題的一半。 由“勞”聽“資”的推而廣之,便可舉例若干,如下級聽上級的、民聽官的、被管理者聽管理者的、被執法者聽執法者的等等。仔細想想,這種誰聽誰的、或曰“×為×綱”的思維方式其實很絕對也很片面。實際上,勞與資、下與上、民與官從來就是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用一個時髦的詞兒說便是“博弈”。即使封建時代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老子,受臣下制約乃至鉗制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何況批評者所說的“畢竟不是那個蒙昧的年代了”的二十一世紀的企業員工。 一個成功企業何以能成功?除“老板”的決策英明外,資本與員工結合得好從而保持旺盛的士氣、良好的執行力以及較高的運行效率是一個重要原因。這里有一個無法忽視的條件:員工只有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較豐厚的勞動回報以及發展機會,士氣以及創造力才有可能保持旺盛,該企業才有可能形成人才聚集效應,員工發展與企業發展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環。正因為有了這個條件,“老板”才有底氣要求員工“沒有任何借口”,員工才有可能發自內心地信奉“沒有任何借口”。 自上世紀末,“雙贏”、“多贏”、“競合”等理念對經濟領域尤其是“商戰”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現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變化、客戶需求變化的節奏日趨加快,一個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增強其凝聚力、戰斗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而上述能力蘊藏在全體員工之中。無論是《沒有任何借口》的流行,還是《送給加西亞的信》、《執行力》的流行,其實都出于一個積極的目的,消除計劃經濟時期遺留的職業理念和習慣,讓員工培養起與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相一致的職業理念。而任何一個聰明的老板都清楚自己和員工之間存在的“合作”與“雙贏”的關系,他們尤其清楚:要想讓員工“沒有任何借口”,自己也須“沒有任何借口”地回報員工。 一本背景和作者均不真實的書一旦被揭露,其光環也許由此變得黯淡,但“沒有任何借口”作為一種職業理念,尤其作為培養良好職業習慣的一種思維方式,卻是應該積極予以肯定的。這是因為,無論在職場還是別的場合或人際關系中,“借口”都不是一個好東西。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