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危改與保護的政府責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9日 09:42 新京報 | ||||||||
北京市政府11月17日成立“北京舊城風貌保護與危房改造專家顧問小組”,聘十位專家作“危改高參”,立志于保護與危改的雙贏(據《北京日報》昨日報道)。在北京古城已留存不多,危房問題又亟待解決的關鍵時刻,此舉意義重大。 應聘專家均為城市規劃、文物保護界的知名學者,出任“高參”之前,許多人重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月7日考察北京供暖工作時的路線,看到危房區里眾多家庭艱難的生存
毫無疑問,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關系國家與民族的利益,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1990年北京市在啟動大規模危舊房改造時,提出危改要與古都風貌保護相結合,與住房體制改革相結合,與新區開發相結合,與房地產開發相結合。政策設計盡可能周全,可在實際操作中,卻過多地倚重了房地產開發。造成的后果今天已能看到,62﹒5平方公里的北京舊城,目前已被拆除逾半,連同公園和水面在內,保留較完整的歷史風貌空間已不足15平方公里。在房地產開發單純追求資金平衡甚至是高額回報的情況下,舊城內的建筑密度越來越高,房屋面積已是近郊區的6倍,超負荷運轉,并引發全市性的交通與環境問題。由于拆遷政策向開發方傾斜,又使許多市民從“盼危改”轉為“怕危改”,城市拆遷矛盾頻頻出現。 此次擔綱顧問的十位學者多為舊城保護的“強硬派”,他們以“危改高參”的身份出現,已能表明,沒有哪一位保護者會要求把四合院之“危”作為遺產來繼承。而如何讓新老北京走出目前的“兩難”困境,歷史的使命已擺在決策者面前。 作為北京城市肌體的四合院民居,近幾十年出現大面積的衰敗發人深省。上世紀50年代初,舊城內的危房只有5%,可到1990年卻陡增至50%.為什么在和平建設時期,在經濟總體保持增長甚至是突飛猛進的時候,房屋的質量卻迅速跌落了呢?其中,固然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先生產、后生活”時期對住宅建設的嚴重忽視,固然有長期的歷史欠賬一時難以扭轉的窘境,但根子還需從住宅制度本身找起。 近年來已有學者提出,危房改造絕不只是房子怎么蓋的問題,如果產權不明晰,產權人對自己的權益缺乏信心,又會有誰來愛惜自家的房屋呢?過去的住宅之所以能夠保持良好,關鍵在于產權清楚,市場流通,“流水不腐”。可近幾十年來,特別是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大量合法的私房被不合法地占用,問題至今未獲徹底解決,產權人又哪來熱情修繕房屋呢?而目前的拆遷又多是行政強制性行為,又會有誰來購買和修繕房屋呢?不正視這一現狀并對癥下藥,民眾的力量就難以發揮,危改就永遠是政府的包袱。 城市的動力正蘊含在廣大的民眾之中,實現保護與危改的“雙贏”概莫能外。如何修補政策缺失,保障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如何激發市民愛家護家的熱情?如何創立完善的產權與市場體制,復興城市自然生長的機制?如何在延續古都生命的同時,給危房區里的弱勢群體送去真正的溫暖?這是巨大的挑戰,更是神圣的政府責任。 □本報特約評論員王軍(北京城市史研究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