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吃苦還是意志脆弱:為什么學生不當工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8日 10:38 中華工商時報 | |||||||||
朽木/文 文匯報有記者在最近參加的活動中,同4位小學生作了交談,結果“他們中沒有一個表示愿意將來‘做工人’”,“在被問到‘(長大)愿不愿意做工人’時,4位站在屋內不同地方的男孩,竟然異口同聲地說‘不愿意’”。這位記者還提供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怕吃苦、意志脆弱是目前中小學生的突出問題。“他們對800余名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有55.1%
有關教育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學生將來不愿做工人,這同我們過分宣傳高學歷和所謂成功巨人有關,這是多年來平凡教育缺失的必然結果”。筆者想,這是一個重要方面。的確,現在的教育和宣傳中,現在的社會風氣中,似乎總是鐘情于“做大事業”的“大人物”,似乎總是宣傳“成功人士”,宣揚“成功案例”,而對弱小的、平凡的人和事不屑一顧。毫無疑問,如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輿論教育都如此這般去宣傳教育,想指望孩子們去重視平凡,無異于緣木求魚,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其實,豈止是專家們所說的“平凡教育的缺失”,依筆者看,更進一步,這還是我們多年來“消解平凡、鄙視平 凡、貶損平凡”的惡劣結果。這絕非故作驚人之語。看看我們身邊便可一目了然。家長(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口頭上常掛著的是這樣幾句話:不學好(包括學習),長大你就去做工人當苦力吧;你想長大去當農民啊,這么不認真……我們的文藝節目中,受奚落、遭嘲弄、被“搞笑”的對象也往往是農民、民工。有些“小品”,實在就是糟蹋農民的東西。在他們那里,這些底層的人、平凡的人,實在就是愚蠢、傻冒、自私、丑惡乃至下作的代名詞。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孩子鄙視平凡,便不足為奇了! 有人說,這有什么大驚小怪。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我們說,不,這是在狡辯。不錯,社會在文明與進步,經濟在增長,知識文化在更新;但是,我們又要說,任何一個健全、文明與進步的社會,都不可也不會鄙視與貶損平凡。恰恰相反,在經濟發達的歐美,上上下下,包括法律所強調的,是人格尊嚴和 人格平等,是“無歧視”。恰是歐美,家長、學校、社會從小就教育孩子從事體力勞動,自食其力,因而青少年打工成風,勞動為榮。也正是歐美,十分重視平凡工作,尊重社會每一個成員。去讀讀《讀者》上摘轉的有關這方面文章,幾乎都是歌頌“平凡與偉大”的主題,幾乎都是從尊重人情、人性、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的。換言之,偉大確是一種偉大,而平凡,自食其力、重德重情的平凡,同樣是一種偉大。文匯報援引的專家的話說得好:“其實在社會上生活的更多的是平凡的人,尤其是能自食其力的高素質的勞動者。”筆者想,全社會到了就此問題展開廣泛討論并認真深思的時候了!我們,應改進和加強“平民教育”和“平和心態”的培養,改進和加強對于工農兵平凡工作的認知和敬愛,徹底改變以權取人、以錢取人、以成(功人士)取人的教育取向,理解平凡,尊重平凡,真正創建一個心智健全、人格健全、社會公理健全的文明社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