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瑤去了 還有更多企業家身體不舒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6日 11:34 外灘畫報 | |||||||||
今年5月,87名溫州企業家體檢無一人健康,而腸癌這一癌癥正向年輕人逼近 外灘主筆 子南 記者 邵嘉祥 莊清湄(實習)/報道
瑞金醫院的門口總是人來人往,王均瑤逝世的消息在這里顯得并不重要。 住院部的值班護士只依稀記得這位性格爽朗的年輕癌癥患者住在收費不菲的干部樓,甚至已記不得具體房號。“在這里,他只是個普通的病患。”護士說。 11月7日19點48分,王均瑤的呼吸在瑞金醫院停止。 均瑤集團為死亡所作的注解是:因患腸癌,肺部感染后病情突然惡化,最終因呼吸衰竭搶救無效而死亡的。 “王均瑤太勞累了,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企業家的命運。大家都是白手起家,每天工作都在18個小時左右。現在我都是凌晨一兩點就起床,最遲也不超過早上5點鐘,晚上要到10點鐘以后才睡覺,但是又不得不這么干。現在浙江民營企業家至少有30%身體狀況很不好。” 這是浙江001電子集團董事長項青松的感慨,為自己,也為許多處于草根層的商人為財富所付出的健康代價。 毫無疑問,王均瑤的病逝觸痛了企業家們的神經。 中國企業家健康工程的一份調查顯示:溫州87名企業家體檢,無一人健康,其中一人確診患了肺癌,還有七人不能排除腫瘤。 腸癌成了本月新聞熱點 一個著名企業家的生命因腸癌戛然而止,媒體、公眾將目光迅速轉向腸癌這一平日并不為人所關心的疾病。 與大部分癌癥發病率逐年下降相反,全世界大腸癌的發病率卻以年均2%的速度在上升。上海調查顯示,我國大腸癌發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達到年均4%。目前全國每年約有新發大腸癌病例13萬,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15%。江蘇、浙江、上海、福建、臺灣和香港更是大腸癌高發區。令人不安的是,年輕患者比例正在上升,尤其是大中城市,發病年齡多在45歲左右。 據了解王均瑤的人介紹,這個略微有點胖但看上去非常健康的民營企業家酒量驚人,坊間一直有人猜測王系飲酒過度患上腸癌,但瑞金醫院腫瘤專家郭元彪醫生并不這么認為。 郭元彪告訴記者,腸癌的病因復雜,醫學上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并不能把發病歸為某個具體原因。目前腸癌的發病率逐年遞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腸癌的發生和飲食習慣有關,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的肉食攝取越來越多,蔬菜,特別是纖維類的食品越吃越少,而高熱量的食品又缺乏稀釋致癌物的纖維素,容易造成代謝后致癌物濃度增高。沿海發達地區的腸癌發病率明顯高于內陸地區就與此有關;二是工作生活壓力大,加上生活無規律,缺少鍛煉,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降低,給了癌細胞滋生蔓延可乘之機;三是遺傳因素,調查表明,有家庭病史的人患病率比一般家庭高7—15倍。” 頗為巧合的是,就在王均瑤去世消息見報的同一天,11月11日,《南方都市報》等廣州媒體上刊出了一則新聞:《大腸癌廣州發病率猛增》。13日,為期4天的第三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按專業分場同時舉行了20多場腫瘤學術報告會,其中就設了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分會場。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大腸癌專家潘志忠告訴記者,在廣州越秀區的癌癥摸底調查顯示,大腸癌的發病率已位列第三,僅次于肺癌和肝癌。 潘志忠說,除了遺傳及相關病史外,闌尾切除者和膽闌切除者也在大腸癌的高危人群之列。如何懷疑自己可能得了大腸癌呢?潘志忠提出了幾個癥狀:大便習慣(次數)改變;有便血;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與腹部包塊。 87名企業家無一人健康 有這樣一組數字:87人中,高脂血癥51例,高血壓37例,高粘滯血癥35例,頸椎病或椎間盤膨出31例,脂肪肝22例,冠心病6例,腦梗塞4例,糖尿病13例,高尿酸癥9例,代謝綜合征15例,前列腺增生26例…… 這是今年5月中國企業家健康工程溫州醫療基地——溫州市友好醫院對溫州地區87名著名企業家進行免費體檢后檢出的結果。其中每一個數字都意味著:企業家的健康狀況不容忽視。 主持這項體檢的溫州市友好醫院院長茅振忠告訴記者,這87名企業家中不乏有名的鞋業、電器等行業的老總,按WHO的標準,此次體檢完全意義上的健康者根本沒有,而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在每個人身上同時有多種疾病存在,只是僅僅還沒有發展到出現癥狀而已。在87人中,新發現右下肺癌癥一例,還有七例高度懷疑為腫瘤。 盡管報告言辭懇切地指出,企業家的健康狀況非常值得擔憂,但是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在體檢的87人當中,有一名企業家有三名私人保健醫生,但卻形同虛設,體檢中還是查出許多新問題,我問他原因,他卻說自己沒有時間跟他們溝通。”茅振忠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家健康工程兩年來調查表明,影響企業家健康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在那些疾病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及時監控、治療早期癥狀,繁重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心動身不動”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體質下降,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營養失衡,不能勞逸結合并有規律地生活等問題,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大老板不一定非要有大毛病 疲勞致死型 2004年4月8日,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由于心跳驟停在京突然辭世,終年54歲。楊邁在很疲勞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去健身房,導致意外發生。 2004年3月4日,52歲的大中電器總經理胡凱因心臟病突發逝世。 2002年,青島啤酒老總彭作義游泳時突發心肌梗塞意外去世,那時青啤收購大戰正在突進之中,56歲的彭作義沒有覺察出自己身體有異。 激流勇退型 2004年9月1日,宏基董事長施振榮宣布年底退休,他在打球眩暈后檢查疑得心臟病。 IBM公司的前總裁湯瑪士.華生,很早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但拒絕入院。一次醫生帶他到墓地,華生豁然超脫,第二天便遞上辭呈。 生活規律型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已經53歲,但自稱“身體比一個壯小伙子都要好”。劉永好非常自覺堅持有規律地生活,煙酒基本不沾,按時起床睡覺。如果時間允許,他還會晨跑。 理念健康型 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的生活毫不含糊,他每年都會抽出1/3的時間來過自己的生活:登山、漂流、滑雪、飛傘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