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種揮霍遭人痛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9日 11:47 南方日報 | ||||||||
作者:于寧 廣州某大樓盤最近推出200多平方米的“貴族領地”,每平方米逾萬元。其豪華氣派僅從載人電梯裝置便可窺見一斑:主人住房有兩座載人電梯,工人房也有一座載人電梯。該樓盤的“賣點”是:“學會揮霍空間!”“揮霍”二字可說是其點睛之筆。
時下,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領域,確實彌漫著一股揮霍之風:萬元一桌的豪華筵席、近千元一盒的金裝月餅、近百萬元一輛的新款轎車,紛紛推向市場,而且頗受某些顧客的青睞。商家推出這些奢侈品,其用意大概也是吸引顧客來揮霍的。 “揮霍論”者云:甲所揮霍掉的,正是乙所得益的;你揮霍得越多,別人所得的也就越多。這是典型的富人哲學。歷史上早有奢與儉的哲學爭論,《管子·侈靡》一書的作者認為,富人的奢侈,可以增加窮人謀生的手段,窮人可以得益于富人的奢侈和揮霍,自身當然沒有條件去揮霍。是故,清魏源提出了雙重標準:帝王和貧民應崇儉,而富民則應崇奢。 市場上的奢侈品,瞄準的是富人而非窮人的荷包。顧客有錢又有興趣,就掏腰包去揮霍一番;沒有錢就甭想,否則就會導致犯罪——去偷去搶。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奢侈品如無人問津,自然會被市場淘汰,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自有商家認賬,作為納稅者的升斗市民是無需為此付鈔的。 當前,廣大群眾關注的焦點之一是公費揮霍——政府官員用納稅人的錢去尋求包括吃喝玩樂、購買豪華轎車等在內的高消費。舉例說,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今年6月23日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審計報告披露,我省財政十分困難的吳川市,其教育及財政部門采用“吃”、“分”等手段,在2002年至2003年6月的一年半時間里,揮霍掉公款(教育經費)600多萬元,其中市教育局人均吃掉3萬元。這是“吃”方面的揮霍。 至于“坐”方面揮霍的例子也不鮮見。據云南省紀委不久前通報: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大理市和洱源縣均存在違規購買超標車的現象。光是大理市在2004年1月至4月就購買了越野車12輛,揮霍公款858.34萬元;市委書記因此而丟了烏紗帽,市長、紀委書記也為此受到黨紀、政紀的處分。 由于社會成員消費能力高低有別,有人奢侈、有人節儉并不奇怪,不應該、也不可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拿一把刀子去切平。但是,作為一種觀念及與此相關的社會風氣,則應該大力倡導和弘揚勤儉節約。誠然,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消費是拉動社會經濟的動力。但這種消費指的是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而不僅僅是少數人的消費,更不是挖國家墻腳的公款揮霍。 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看,節約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縱觀世界工業發展歷史,由于從前發展方式不完全科學,帶來了嚴重的問題——諸如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等等。我國應以此為鑒,在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過程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力倡導資源意識、環境意識和節約意識。在消費問題上,雖然國家鼓勵消費,但個人應量力而行,反對浪費,堅決杜絕公款揮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