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考核要實至名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5日 14:05 南方日報 | ||||||||
作者:王佳寧
四川省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量化”為25項指標,用于考察市州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該考核指標體系及評價辦法已經開始操作。(據11月3
全面、客觀、準確地考核評價基層黨政領導班子的政績,并且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一直處于“只聽樓梯響,不見有人來”的時態,蓋因考核手段的不確定性及“左右搖擺”。在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大背景下,重新考量對黨政官員的考核,僅有一些“定性”標準顯然有違考核的初衷。每逢年終歲尾,對干部實績的綜合性評價不夠科學,導致考核結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虛假成份,影響了考核結果的真實性。尤其是對不同職級干部的評價中出現主要領導年年評優、一般干部輪流坐莊,制約了考核工作激勵作用的發揮。所以,“量化”官員政績作為一種考核制度,似乎姍姍來遲。 對黨政官員的業績考核,實際上經歷了一個由“政治掛帥”到“經濟增長”為中心的轉變過程。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確實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激勵和增長效應,但是,這種考核方法實際上已成為惟GDP增長論,產生了為升遷而不得不“惟上是從”,以致一些對付考核的“潛規則”粉墨登場。這類脫離公眾、脫離實踐的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現行黨政官員考核指標體系和機制有內在關系。因而,四川省的25項“量化”指標具有一定的導向意義:經濟發展類除了GDP、財政收入等常規數據之外,還有城鎮化率、工業增加值和經濟效益、財政資金農業投入比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等5項指標。 但是,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量化”指標顯得不好拿捏。在與時俱進的新要求下,那種在考核過程中偏重于聽述職報告、民主測評、個別談話、查看資料等靜態考核方法著實需要調整。特別是在一些地方,考核者對干部情況的了解較多地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缺乏應有的深度,不能根據單位的主要職能、領導干部的崗位職責和在考核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考核方法,影響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結果的準確性。所有這些均亟待融入“量化”的做法。 在一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諸多結論的失誤、諸多問題的產生,大都源于考核評價標準的不科學、不準確、不全面和不完善。就如一個“方向標”,指向哪里,受其制約的人們就會奔向哪里。倘若“方向標”含混不清甚至指向錯誤,諸多人的著力方向也必然含混不清甚至出現錯誤,諸如“工作方法注意不夠”、“處理問題不夠大膽”、“聯系群眾不夠廣泛”等“定性”考核還是少些為好。 “國以政興,政以人興。”一個地方發展的快與慢,關鍵是要有一個富有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的領導班子,要有一批具有創新理念、開放意識、務實作風的領導干部。今年2月,廣東省人大教科文衛委根據非典的教訓,提議將“防病”列入官員政績考核內容;近日,山東省政府為強化執法責任和行政責任追究制,將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率列為干部政績考核內容;黑龍江省將征地補償安置列入干部政績考核;江蘇省將“農民充分就業”列入干部政績考核……這些地方的的探索與實踐,充分說明了“量化”考核官員特別是建構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的迫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