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是表面假象 招工難另有深層原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2日 11:02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記者孫覆海 通訊員蕭鵬 在山東,至少有100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即使每年轉移100余萬,差不多需要10年時間;但與此同時,該省的企業也遇到了用工短缺問題——— 進入2004年,“民工荒”一詞在全國許多地方先后出現。在山東,部分企業也出
山東省就業辦負責人就此指出:當前所謂的“民工荒”是一種假象,其背后的問題是農民工薪酬太低、工作環境惡劣,尤其是社會保險機制缺失。因此,城鎮企業急需以長效機制來對待農民工進城務工。 山東省就業辦主任李瑞明日前對記者表示:“說農民工短缺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現在農村勞動力嚴重過剩,今年山東省要求向城鎮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20萬,壓力著實不小。” 山東省統計局的分析表明,根據目前該省的農業裝備水平等因素測算,全省至少有100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即使每年轉移100余萬,差不多也需要10年時間。 那么,企業為何會出現招工難呢? 李瑞明分析說,企業招工難根源于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是勞動力價格太低。去年山東省農民工在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平均月收入分別是791元和625元,和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制造業發達地區的勞動力價格相比偏低,其中一些企業的薪酬標準甚至停留在10多年前的300~500元;其次是用工缺乏長效機制。企業招用農民工不繳納社會保險,農民工最終靠農村土地解決生老病死;三是企業工作環境差。農民工進城大多從事一些又臟又累的活,相關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四是企業沒有針對農民工進行有效的適用性培訓。 據了解,由于勞動力價格偏低、用工不規范等原因,山東流向省外的農村勞動力正逐年增多,僅去年一年就流向外省40多萬人。此外,農村稅費逐步取消和種糧補貼等政策的實施,也吸引了一部分農民返鄉務農。 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大批農民進城務工,而很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又不愿進城務工,李瑞明因此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提高農村勞動力價格的“節骨眼”,企業要想把農民吸引到城里來,只能靠提高勞動力價格。他表示,從另一方面看,較低的勞動力價格,對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害的———勞動力價格過低會增加企業“惰性”,使企業依靠“人海戰術”而不是提高生產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影響生產技術的升級換代,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