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誠可喜 腰硬更關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8日 10:49 中國經濟時報 | ||||||||
-?〕 一大批包括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在內的企業,在我國長期不建工會組織而安然無恙,這一蹊蹺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次執法檢查后提及,成為近日傳媒紛紛報道和評說的焦點;蛟S,正因輿論強力助推,我們才終于聽到中華全國總工會對“釘子戶”們說出其早就該說的“不”。
10月25日,全總專門召開新聞通氣會,強烈要求“沃爾瑪等拒建工會的跨國企業遵守中國法律規定,盡快組建工會”,指出“中國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神圣不可侵犯!”基層組織部副部長楊洪林透露,將采取五大措施督促——以“上下配合,各地聯動”方式對包括沃爾瑪等“釘子戶”的各地企業集中說服教育,與商務部外資司、勞動部門、全國工商聯和全國政協合作,借助中組部在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力量(《中國青年報》10月26日)。 對沃爾瑪們說“不”誠然可喜,但更需正視長期拿它們沒轍暴露出的工會“腰痛”——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一《工會法》明確的天職面前,力不從心,無可奈何,挺不直,硬不起。就組建工會,沃爾瑪牛氣沖天地以一己行事慣例堅拒,柯達、三星、戴爾、肯德基、麥當勞等愛理不理,與其說是無視我國法律的存在,不如說是看清了我國工會的現實尷尬:履行法定天職大打折扣,對工人缺乏足夠吸引力。別忘了,依《工會法》,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若工人普遍有建工會的強烈“自愿”,資方豈能做到堅持“不愿”? 事實上,許多企業正是拿職工沒提要求為不建工會的借口。這借口是否成立?據實而論,那怕在資方是100%的托詞,恐也非純粹無中生有,因為時下的基層工會組織,有的完全無聲無息,有的不過間或發幾張電影票、組織點文娛和體育活動、逢年過節送送溫暖,有的甚至為資方傳聲、代言……如此面目,缺乏魅力自不待言,更非不可或缺。按社會學原理,任何組織存在的必要性都源于它的不可替代性,而工會的不可替代性在于:作為勞資關系矛盾的產物,它是勞動者自己的組織,能充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工會要被認同、受歡迎,前提是治好“腰痛”毛病——當工人遭遇合同陷阱、工資拖欠、福利被損、過苦過勞、安保隱患、人身強制等不法侵害時,能見其立場鮮明、聲音響亮、腰板挺直、手足有力。舍此,工會與他們何干?加入何益?面對沃爾瑪們,比說“不”更關鍵的是工會“腰”硬,否則即使全總所稱將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恐仍難免難堪:“釘子戶”們或置若罔聞、毫無顧忌、繼續拒建工會,或建了工會也僅作擺設、徒具虛名、缺乏實際效用。 其實,建不建工會,建了有沒有用,不止與外企有關,而與所有企業、事業和機關有關。市場經濟越發展,勞動力越由市場配置,工會在維護工人合法權益方面的作用越應強大,就此而言,我國工會現狀實難樂觀——10月26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顧秀蓮副委員長所作《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便指出:截至2003年底,全國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入會率僅32.7%,部分已建工會受制于經營者而活動缺乏必要的保障,發揮作用難;一些國有、集體改制企業削弱、撤并工會組織和工作機構,會員流失嚴重;工會經費收繳難,2003年全國的平均收繳率只有34.8%(《新京報》10月27日)。 要治愈工會的“腰痛”頑疾,需對癥下藥,關鍵是法律的完善、落實和政府的重視、支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