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圓明園遺址可采用雙重做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6日 13:54 新京報 | ||||||||
10月19日《北京娛樂信報》報道,10月18日圓明園罹難144周年這一天,有部分專家提出,圓明園有必要復建部分景觀,申報世界遺產。隨后,這種觀點引發了一場爭論。 雙重意義決定保護的雙重做法 其實,怎樣對待圓明園的遺址,已經爭論了幾十年。
大致說來,一方主張保存它被毀后的現狀,作為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罪證,以警惕國人,永遠不要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另一方則主張恢復它的原狀,作為我國高度發達的文明的表證,激勵我們充滿信心地建設新的文化。雙方爭持不下,難以得到共同的結論。 這樣的爭論全世界都有,包括在文物建筑保護方面走在前頭的歐洲各國,因為它們經歷過兩次大戰的摧殘。在那里,爭論同樣沒有結果。這樣一般化的爭論是不可能得到一致意見的,因為矛盾存在于客觀的實際上,即遺址廢墟本身具有兩重互相矛盾的性質和價值。 那么究竟怎么辦呢?辦法是:既然圓明園遺址具有雙重意義,那么,我們就不妨采用雙重做法,即復建一部分景點,保留一部分廢墟,在二者之間搞平衡。但指導思想是統一的,即:以復建部分顯示我國古代文明的輝煌,以它的輝煌映照出帝國主義的貪婪和野蠻。這是一個完整的構思。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部分復建的意義和方法。因為復建決不能違反保護文物建筑或遺址的基本原理。什么是那個基本原理,就是:不能違反《文物保護法》。保護文物建筑或遺址,首先要保護它所攜帶的歷史文化信息,保護這信息的真實性。 在圓明園這個具體項目里,我們討論的是廢墟,是遺址。這個廢墟失去了原建筑的大部分信息,但廢墟又獲得了它特有的歷史信息,這便是關于清代朝廷的腐敗和帝國主義者侵略的信息。那么,表面上看好像問題依舊是老樣子,但其實不一樣。我們不可能再現原有的圓明園,文物建筑一旦失去便永遠失去了,然而我們能不能比較真實地、比較可靠地再現一部分歷史文化信息呢?這應該是可能的。清代的建筑已經高度程式化了,尤其是官式建筑,還有《工程做法》一類的書可以參考,關于圓明園本身,則有早期的《四十景圖》和“樣式雷”燙樣,資料相當清晰完整。如果我們沉下心來,力戒浮躁,十分精心,十分細致,不盲目追求進度,不規定期限,修復幾個景點可以很接近原物,從而使人們多少能對我們民族光輝的文明成就有些了解。當然,復制品的價值遠遠不能和原物相比,這一點是十分明確的。所以,復制的景點,在認識上,必須把它們當做在原址上制作的足尺模型。自然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都有一些模型陳列著,不能說它們對我們的認識毫無意義。 復制品應“天衣有縫”,不可亂真 這套模型的制作,首先應該嚴格遵循文物建筑和遺址保護的基本原則:復制品無論如何不能干擾甚至破壞發掘出來的原存基址遺跡。《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說:“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它的著眼點就是要保護好真正的歷史原物,那是比復制的整個足尺模型都更有歷史價值的。因此,復制品要有一些特殊的設計要求。即,第一,應該是可逆的,有朝一日拆除復制品的時候不致破壞原來真正基址的遺存;第二,應該具有歷史的可讀性,即在參觀復制品的時候,如果有需要,可以看到原來真正的基址。為滿足這些要求,建議把復制品的地面架空,下面裝燈,室內地面局部用玻璃磚,并且把室內地面做得可以分塊掀開。中國古建筑都有一個比較高的臺基,而圓明園古建筑的原基址遺存又比較低平,則這樣的架空式復制品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并不需要很高,不致明顯變形。而且,這種架空的做法又滿足了第三項要求,即可識別性,也就是,認真去看,則復制品看得出來就是復制品,而不刻意追求“天衣無縫”。對文物保護來說,凡修繕、剔補、構件更換、復制,要的是“天衣有縫”,要的是不可亂真。這才是國際上通行的準則。 當然不是很難看的縫,而是很巧妙而又很明白的“縫”。 其次,就是絕不可給全部景點做復制品,要既復制一部分又要保留相當多完全現狀的殘毀遺址。也就是說,不可以讓清廷的腐敗和帝國主義侵略掠奪罪行的實物見證完全消失,而要它們以足夠的數量和足夠的強度呈現在光天化日之下。要緊的是,復制哪些景點,保留哪些殘跡,都得仔細下工夫斟酌。 要從圓明園的整體著眼,從遺址的狀況著眼,既考慮原來的藝術成就,也考慮保護的技術可行性,但不要過多考慮能用來賺多少錢。而且,復制部分和殘址部分的對比,不但要存在于圓明園的整體之中,還要存在于景點之中,即復制的景點里也要部分地保存著殘址。例如,一座四合院,只復制三面,留下一側廂房的殘跡,不要復制。 這樣,善與惡、美與丑的對比就會更強烈,更具有戲劇性,當然不是“戲說”的戲劇性,而是悲劇的戲劇性。 復建建筑是科學精神的教科書 被毀建筑甚至整個歷史街區的復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德國、法國、俄羅斯、波蘭這些遭戰爭破壞最慘重的國家里很普遍,成為主流。因為如果不重建,這些國家就幾乎沒有完整的文物建筑了。不過,這些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對文物建筑大多已經做過詳細的測繪檔案,所以復建水平很高。對一些沒有測繪檔案的建筑或者建筑的局部,復建前都做了驚人的過細研究。 例如德累斯頓歌劇院、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羅修道院、盧昂的哥特式主教堂等。德累斯頓歌劇院的復建前研究工作做了12年之久,施工花了9年。施工期如此之長是因為同時仍在不斷研究。事后,在歌劇院旁建了一座博物館,專門用來陳列全部復建研究的資料。其中有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戰前小學生畫的寫生。連指甲大小的一片片墻上灰皮都從瓦礫堆里收集起來,以弄清一個個廳堂內墻面的顏色。彼得保羅修道院也有一個大廳陳列這類資料,包括一塊又一塊磚縫中的干灰漿,旁邊放著對它們做的化學分析報告。盧昂主教堂里,墻上和柱子上掛著些鏡框,里面有照片也有圖,詳細標明墻上、柱子上,哪一塊石頭是舊有的,哪一塊石頭是后補的,一絲不茍,認真之極。所以,復建的建筑,是一部復建工程的歷史書,是一部科學精神的教科書,它又獲得了一種新的價值,在國際上受到尊重。 如果我們只是不動腦筋地照原樣重建圓明園的景點建筑,那又將是一種恥辱,一種對歷史、對文化、對科學茫然無所感知的恥辱。但愿不致如此。 □陳志華(清華大學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