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普惠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6日 13:47 新京報 | ||||||||
——評歐盟普惠制改革 醞釀已久的歐盟普惠制改革方案終于在10月20日公布了,這個以簡化、透明和針對性為宗旨的改革方案無疑將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利益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普惠制(普遍優惠制)是上世紀60年代發展中國家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斗爭的產
1971年7月,當時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歐共體)率先實施普惠制,到上世紀80年代末,普惠制給惠國家達到28個。享受普惠制關稅優惠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前后共計170多個。 普惠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受惠國出口貿易的環境。目前歐盟紡織品和服裝平均關稅稅率為9%,中國受惠紡織品能夠享受比最惠國關稅低20%的優惠,進入歐盟市場的中國受惠商品減稅總額達90多億美元。然而,富裕國家固然有救濟貧窮國家的人道主義義務,但沒有責任損害本國產業去扶持自己的經濟競爭對手,各給惠國都對普惠制方案施加了一系列限制條件和保護措施,主要限制條件包括受惠國家和地區名單、受惠商品范圍,規定受惠商品必須符合原產地標準;保護措施則主要是以下3類: 1、免責條款。受惠國商品進口量增加到對給惠國同類產品或有競爭關系的商品的生產者造成或即將造成嚴重損害時,給惠國有權完全取消或部分取消關稅優惠待遇。 2、預定限額。預先規定受惠商品的進口限額,超過限額的進口征收最惠國稅率。 3、競爭需要標準,又稱“畢業條款”。來自受惠國的某種進口商品如果超過規定的某一額度,就要取消下年度該商品的關稅優惠待遇,即所謂“產品畢業”。如果受惠國大多數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顯示出較強競爭力,則取消該受惠國全部商品的受惠資格,即所謂“國家畢業”。發展中國家比較優勢越大的制成品,“畢業”的門檻越低。根據歐盟新普惠制草案,受惠國任何一種產品在歐盟的市場份額如果超過15%,就將喪失普惠制待遇;發展中國家占有成本優勢的紡織品服裝行業門檻更低,只有12.5%.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受惠國在享受普惠制優惠待遇的同時,不得不忍受給惠國出于某些政治、經濟目的運用上述保護措施的不確定性。普惠制方案越“慷慨”的國家,越喜歡揮舞上述保護措施的大棒。部分是為了給自己的殖民歷史“贖罪”,部分是為了鞏固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傳統政治、經濟關系,西歐國家不僅走在了給予發展中國家普惠制待遇的前列,而且列舉的受惠國最多、受惠商品范圍最廣、受惠商品減稅幅度最大,這一特點在1975年歐共體與49個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簽署的《洛美協定》中體現得格外充分。惟其如此,歐盟使用受惠商品、受惠國家“畢業”措施也格外頻繁。早在1996年,歐盟就取消了中國除化肥外所有化工產品、服裝及其附件、玻璃、陶瓷的普惠制待遇,1998年再次取消中國7大類商品的普惠制待遇。在國際紡織品服裝行業普遍認為中國將成為后配額時代紡織品服裝貿易最大贏家的背景下,這次取消中國紡織品普惠制待遇,實不足為奇。 在理論上,“畢業條款”有其合理性。隨著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崛起,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顯示出了強大的競爭力,繼續在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優勢產品領域給予他們優惠待遇確實不公平。與此同時,產品“畢業”也可以視為一國經濟發展成就的標志;中國有眾多產品“畢業”,正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可觀。何況歐盟的新普惠制草案確實具有程序簡化、透明度提高等優點,對所有受惠國和歐盟自己都有利。問題是進口國在取消了出口國的優惠待遇之后有義務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給出口國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某些發達國家片面熱衷于削減、取消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優惠,反傾銷、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等貿易壁壘卻有增無減,這種與貿易自由化精神背道而馳的做法不能不令人憂慮。 作為一個勤奮、智慧而自信的民族,我們有能力在平等條件下憑借辛勤勞動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額外的優惠,而是公平競爭的機會;我們不必過多地糾纏于普惠制待遇延續與否,畢竟,中國紡織品服裝行業的競爭力和增長潛力有目共睹,但我們不能不關注發達國家能否切實采取措施降低其各種貿易壁壘的不確定性,這關系到人們對國際貿易體系的信心。 □梅新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