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九條長期資金入市 對資本市場要求更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5日 10:09 中華工商時報 | |||||||||
喬明/文 今年2月初,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國九條”)。年初以來的針對資本市場的各種政策和舉措,是對“國九條?精神的具體落實。比如對違規券商的果斷處理,中小企業板的創設,LOF、ETF、國債買斷式回購等品種的推出,發行定價方式的改革等等。“國九條?的第三條指出,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大力發
社保基金、年金以及商業保險資金本質上是社會儲蓄資金,必須依靠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高效率地分配到物質生產部門,實現儲蓄資金向投資的轉換,才能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當前這些長期資金基本游離于證券市場之外,既不利于自身的保值增值,也不利于我國金融結構的完善。因此這些長期資金直接入市符合經濟原則,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應當看到,上述長期資金最終屬于社會成員的養命資金和不測風險管理資金,有鮮明的風險厭惡特征,高度安全、適度收益是其基本要求。長期資金在資本市場上必須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獲取相應的收益。這對資本市場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對我國當前資本市場功能現狀的一個挑戰。一般而言,發育良好的資本市場或證券市場具有融資功能、資源配置功能、風險管理功能、監督激勵功能和信息功能等五種基本功能。長期以 來,我國把證券市場作為企業融資的一個平臺或融資方式,忽視了其他基本功能的培育和引導。如果把資本市場僅僅作為企業融資的有利工具,擴大資本市場資金供給只是實現企業融資重組的一個策略,那么長期入市資金將很難達到其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目標。如果資本市場功能發育不良,更多的資金流入意味著將來更大的跌宕起伏和投機炒作,社會養老資金和風險管理資金在這種市場上投資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長期資金入市短期內給資本市場帶來了生機,但同時也給資本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關于資本市場失效和市場失靈的討論非常多,見仁見智,但有一種觀點特別值得關注,筆者也比較贊同,就是從金融市場功能的角度,檢討資本市場失效的根源,尋找重振資本市場的良策。根據功能觀點的金融發展觀,金融發展不僅僅是金融機構、金融工具規模的擴張,更重要的是金融功能的強化和完善。證券市場也是如此,證券市場發展不僅體現在市場公司數量、市值的規模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證券市場的功能是否發育正常。證券市場的運行機制、結構性要素以及開放程度是影響證券市場功能的三大因素。我國證券市場管制程度很高,市場機制受到人為抑制,市場發揮作用的空間被壓縮。從上市主體遴選、發行上市期限、發行定價、融資規模、再融資條件,以至于證券從業人員的資格限定等許多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改革,以消除金融抑制現象。隨著長期資金入市規模的擴大,對我國證券市場進一步完善功能的壓力也將增強,這需要我們將市場機制在證券市場貫徹到底,持續完善市場結構和制度規則,并提高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 作者單位:中國博士后特華科研工作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