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廣東人精神的優良傳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0日 10:28 南方日報 | |||||||||
愛國:廣東人精神的優良傳統
□劉權(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副研究員) “在群眾中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教育,引導全社會形成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知書達禮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把精神文明建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意見》中的這一新措施體現了黨中央精神與廣東實際的結合,適應新時期國民教育的客觀需要,其中的愛國更是吻合廣東人精神的傳統,昭示了廣東精神文明建設的方向。 民族團結的基礎和國家興旺的動力 愛國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上,任何民族要生存與發展,都必須團結一致。歷史上無數的愛國故事是我們豐富的精神遺產。嶺南地區俚人領袖冼夫人就是一位愛國楷模,她身處南北朝時期的動蕩時代,擁有武裝力量,但順應歷史潮流,堅持維護國家統一。近代以來,廣東先后發生的維新主義思潮、資產階級革命、中共武裝起義,以及改革開放浪潮,無不凝結著廣東人的愛國熱情。 愛國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礎。在大千世界之中,我們出生與生長的國土是不可取代的,也是神圣至上的。祖國不僅僅是故土的疆域,她包含了相同的文化形態,共享的歷史記憶,深切的人文情緣。孩子愛母親無需理由,國民愛國家也無需理由,只要我們屬于她就足夠了。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是一個神圣的信念,她超越了民族差別、信仰區分和制度紛爭,具有深遠的號召力和鼓舞力。 愛國是全體國民的神圣職責。國家是全民的,也要由全民來愛戴維護。正如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顧炎武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鴉片戰爭前,來廣東做官的林則徐寫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充分表達了他愿為國家而獻身的精神。 國民的精神需求和奮發向上的支撐 愛國是當代民眾的精神需求。與一般動物生命中追求食物、安全不同的是,人是有點精神的。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愛國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物質生活基本滿足的情況下,理想的實現是人生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從古代社會儒家強調的“先義后利”、“見利思義”,到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倡的集體主義、先人后己、助人為樂,皆展現出國民健康的精神取向。 愛國是奮發向上的心理狀態。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對外開放也帶來了文化環境的紛繁多元化,傳統的價值體系與道德觀念受到沖擊。在人們生活的周圍,求職、升學、購物、利益分配等都有一些渾然無序的現象存在。基于絕大多數人是愛國的,我們就有信心制止少數官員的腐敗、建立企業的普遍誠信、培植百姓的互助友愛、構造一個文明祥和的清平世界。 振興中華民族的旗幟 愛國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旗幟。近代以來,海外廣東人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華僑群體。清末民初,國內政治經濟破敗不堪,廣東籍的海外華僑執著于“實業救國”,興辦機器工業。改革開放之后,海外華僑華人掀起投資國內的高潮。海外華僑華人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尤其是廣東省的獨有優勢。海外鄉親持續地捐贈我省僑鄉的社會公益和福利事業,慷慨解囊在國內捐資助學、修路造橋、興辦公益、造福桑梓。 愛國是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近代社會時,廣東新會人梁啟超在《愛國歌四章》中寫下了遠大的抱負:“君不見,博望定遠芳蹤已千古,時哉后起我英雄。結我團體,振我精神,二十世紀新世界,雄飛宇內疇與倫”。今天,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中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的發展需要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愛國的思想內涵和實踐方式也展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熱愛祖國和大國風范將是我們給世界帶來的嶄新形象。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