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啟蒙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5:21 《新華航空》雜志 | ||||||||
賈爾斯教授其實是在暗示,中國的銀行業應該趕緊建立起一套規范的基礎工作,因為這些銀行行業的基礎工作,無論什么國家,無論什么制度,都是一致的。一個多么豪邁的概念——全球銀行大同。 與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教授賈爾斯教授面談,我問了他一個有些挑戰性的問題,我說賈爾斯教授,中國人熟悉的邁克爾.波特的中心理論是企業戰略,中國知識分子都喜歡閱讀哈
時間已經過去2個多月,我仍然記得賈爾斯教授的臉上當時升起了一絲尷尬的表情,他甚至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才說,如果提到理論,或者是為了自己的理論而寫作的著作,對不起,我還沒有。我不是專門為了尋找理論才孜孜不倦的大家,我只是一名金融學教授,我的工作是要建立一種在全世界都可以共通的銀行運作體系。說到這里,賈爾斯的眼睛里發出了光,他看著我們,歡樂的說:“你知道嗎,真正好的銀行體系,在全球都是一致的,這就是我的理論,全球銀行大同理論”。 是的,一個多么豪邁的概念,全球銀行大同。我理解賈爾斯教授的含義,他其實是在暗示,中國的銀行業應該趕緊建立起一套規范的基礎工作,因為這些銀行行業的基礎工作,無論什么國家,無論什么制度,都是一致的。這些基礎工作如此重要,以至于這就象一個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他必須做的工作是接受啟蒙教育。沒有規范的啟蒙,接下來的人生將積重難返。 讓我們把目光放在中國的銀行身上。 一個醒目的格局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銀行的并購浪潮愈演愈烈。國際大銀行之間通過“強強聯合”或“兼并收購”,旨在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實現全球拓展,綜合經營,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如果用官方習慣性的語言風格來陳述,我們應該這樣說: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面對西方迅猛發展的商業銀行國際化形勢,絕不能無動于衷。在整個世界金融業不斷發展與變革的進程中,慢走或止步不前就意味著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走向國際化已經現實地、迫切地擺在我國商業銀行的面前。 是的,中國銀行業必須國際化,這肯定是一條沒有選擇的必由之路,也是賈爾斯所強調的啟蒙課程的關鍵步驟。中國的銀行業市場更加開放,外資銀行機構已經開始享受國民待遇。我國的銀行業必須走出去,在廣闊的國際金融市場上,拓展自己的業務空間。在我國的銀行業進一步國際化后,來自世界范圍的金融競爭將更加激烈。面對來自世界的競爭,我國的銀行必須加快向國際化轉變,按國際規范來改造自己,使自己能盡快適應新情況,迎接挑戰。隨著銀行業務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本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滲透融合,它們間的界限將日趨模糊,我國的銀行業務市場將成為世界銀行業務市場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銀行的國際化已成為銀行業務發展的主流。銀行資產中的海外資產將不斷增加,品種日益繁多,國際金融市場將不斷延伸和擴大。在機遇增多的同時,風險也將增大,競爭必將日趨激烈。我國的銀行業要跟上世界銀行業的發展,在未來世界銀行業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并取得有影響的地位,就必須在商業銀行國際化方面加快步伐。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只是兩個層次市場的差別。國際化實際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內容之一,是市場化在更高層次上的發展,單靠一家商業銀行的壟斷性的國際化是不行的。必須向商業銀行的全面國際化進一步推進,在國際銀行業務中引入競爭機制。實施商業銀行的國際化,會給外匯專業銀行帶來壓力挑戰,但也會促進和加速我國銀行向市場化的轉變。 從我國銀行業務的發展看,由于過去的封閉式經營,后來又實行專業化經營,除了中國銀行外,其他銀行的國際業務比重很小、所以發展的潛力很大,是今后銀行業務開拓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據資產風險管理的原理,一國銀行資產的國際化,可以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使銀行的經營更加穩健。同時,銀行資產的國際化還可促使資產結構的最優化組合,大大增強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能力。另外,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對我國銀行既是挑戰,也孕育機遇。我們的一些銀行業務可能會被拉走,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和了解國際銀行先進的管理經驗,實時掌握國際金融市場動態,為引進和籌措外資提供渠道,為我國銀行業務的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思路永遠都是令人激動的,但當下的現實卻需要人們保持清醒的心態。金融改革20年多來,我國銀行業的國際化已邁出了很大步伐。至2004年年底我國已設營業性外資金融機構183家,其中外資銀行125家;已設各類外國金融機構代表處554家,此外還有大批此類申請等待受理,充分反映出我國已逐漸成為各國金融機構競相看好的熱點。同時,我國商業銀行的機構網點已遍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總數達508家,其中中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已達486個,分布在15個國家和地區。 但是,與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銀行業國際化水平仍然較低。 例如,目前外資銀行的引進仍采用開放初期的“嚴進入、限業務、寬政策”的措施,絕大多數外資銀行尚不能經營人民幣業務。除中國銀行以外的大多數國有商業銀行距國際化的標準尚遠,它們只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走向國際金融市場,而且經營管理水平也是比較落后的。我國銀行要躋身于世界銀行業之林,必須克服其在國際化進程中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機制,實際資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爾協議》要求,資產質量不高,盈利能力較差。《巴塞爾協議》集中體現了風險管理的國際規范,它注重從資本的構成和資產的風險權重方面,強調資本與資產的比例關系。在現有社會經濟條件下,《巴塞爾協議》的一系列要求客觀上限制了我國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業務范圍。 服務方面讓人有的時候失望,甚至憤怒。服務的手段落后,金融產品單一。外國商業銀行老牌資深,實力雄厚,有先進的技術設備,發達的國際業務網絡,電子化程度高,資金調撥靈活,在“硬件”上比我國銀行先進。它們廣泛采用國際金融領域已有的金融創新成果,再加上服務意識強,在“軟件”上也比我們先進。日本富士銀行香港分行的41個部門中有14個部門負責市場調查和市場開發,根據客戶需要設置其服務功能,而且向客戶提供包括市場信息、市場預測、項目預算、信貸資金、投資顧問和勞資關系咨詢等在內的多方面服務。同時,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它開發出許多金融產品,以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要。 銀行的機構設置行政化,銀行沒有建立現代企業機制,導致一系列問題,業務范圍較窄,金融創新還處于初級階段,這顯然不利于參加國際競爭。 而銀行的經營管理方式落后,已經不是新聞。在業務管理上,國際上通行的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即根據變化的經營環境,協調各種不同的資產和負債,在利率、期限及其結構方面的矛盾,進行風險和流動性諸方面的合理搭配和優化組合,以滿足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統一。我國銀行盡管自1994年開始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但由于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實施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不久,經驗比較缺乏,從而使真正意義上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難以落實。又如我國銀行由于長期形成的觀念的影響,往往遵從“存款立行”的原則,將社會效益當作銀行業績的主要標準,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只考核吸收存款的數額而不計成本。外國商業銀行一直遵從“效益立行”的原則,它們的經營方針和措施都以獲得最大收益為目的,其效益普遍較好。經過多年的積累,外國大商業銀行已經形成科學的管理和運行機制,而我國銀行由于相應的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或發揮作用,造成整體協調功能不強,優勢發揮不夠,尤其在國際業務方面經驗不多,難以接受銀行業國際化帶來的挑戰。 人才也是一個大問題,人才是決定銀行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沒有思想觀念新、競爭意識強、具有豐富金融知識和直接操作經驗的人才,銀行就很難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國銀行在多年的經營過程中,不同程度上還存在著大鍋飯、論資排輩、官僚主義等弊端,從業人員總體上市場經濟觀念、公平競爭觀念、開拓創新觀念、經濟效益觀念、國際金融觀念等比較淡薄,造成了銀行一方面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另一方面精通業務的高素質人才明顯不足的局面。據某一分行最近一次人才調查顯示:大學、大專、中專學歷人員分別占該行員工總數的6%、18.6%和36.5%,這說明較高層次人才比例明顯偏低。而外國商業銀行走的是一條重人才、講效率的經營之路。進入我國的外資銀行機構非常注重人才的選用,為開展業務,往往以較為優厚的工資待遇和其他條件從我國銀行“挖走”優秀人才。 一些外部條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國銀行的競爭力,如稅賦不平等。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局《關于金融、保險企業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從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稅率分別為:國有專業銀行55%,股份制商業銀行33%,外資銀行15%。同時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進外資的指導思想影響下,外資銀行營業稅大多獲減免,稅收負擔明顯輕于國有商業銀行。在利率管理體制上,我國仍實行利率管制,而外國商業銀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較高,利率運用較為靈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造成我國銀行競爭力不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深層次或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經濟體制及銀行經營機制上的缺陷,主要表現為:政府職能尚未徹底轉變,銀行缺少經營自主權;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尚不到位,銀行的經營環境仍不容樂觀等。我國銀行競爭力不強,無疑是銀行業國際化的重要障礙。 寫到這里,我們深深理解賈爾斯教授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中國銀行業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賈爾斯平實而本質的思想,中國銀行業需要一堂國際化的銀行啟蒙課。 賈爾斯認為,中國的銀行應該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活動網絡,將中國的商業銀行推向國際市場 商業銀行的國際化就必須在引進來的同時,大膽地“走出去”,到中國的貿易伙伴地區或投資較集中的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采取“區別對待,分步推進”的策略,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網絡。 賈爾斯建議中國積極穩妥地擴大引進外資銀行,建立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外資銀行的進入,可能帶來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促進本國銀行業的發展。中國應擴大外資、合資金融機構設立的范圍,增加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種類,允許其經營人民幣業務,簡化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報批手續,下放審批權限。既可以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競爭壓力,又能使中國金融機構更近,更好地學習國外金融機構先進的運作和管理方法。同時,引進外資銀行要從中國經濟金融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注意質量,避免國際信貸商業銀行事件發生,應加強管理、引導外資銀行的布局和業務重點,使外資銀行能獲得利潤而同時又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中國應行使東道國主權,貫徹“適當保護、對等互惠、國民待遇、為我所用”的原則,參照《巴塞爾協議》及世界貿易組織等規定的內容,結合具體國情依法科學管理,促進中資、外資、合資金融機構的平等競爭。應鼓勵中外合資金融機構的發展,這樣不僅能利用銀行資金和客戶關系,還能直接學習其經營管理經驗,加速金融業人才培養。 賈爾斯鼓勵中國銀行業全面放開涉外業務,開辟離岸市場。應大力培育自己的國際銀行業務市場,使其走向國際化;規范和發展現有的涉外銀行業務市場和外匯交易市場,開拓離岸金融市場。中國的銀行業務要市場化,首先可從涉外業務做起,逐步使外匯的利率和服務費率市場化,鼓勵外匯金融商品的合理創新,可以從點到面地推進。我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要不斷地完善和擴大;全面推行柜臺結售匯制,加快兌換速度,方便進出口企業的需要。當然這也要求外匯指定銀行敢于和善于承擔風險。同時,可以選擇試點開辟中國自己的離岸金融市場,把海外的金融業務吸引進來,在家門口為銀行提供開展國際金融業務的機會,并為涌入的外資銀行提供業務發展空間。 最后還是人才,賈爾斯自己認為這些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了一大批在全球銀行領域具有領頭水準的人才。他認為,中國各銀行要在銀行內部大力培養精通外語、國際金融業務、國際貿易、法律、電子計算機并能按國際慣例行事、善于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一定要提高服務意識。賈爾斯回憶了自己在一家中國銀行不愉快的經歷,他說,我由衷希望中國銀行業迅速與世界銀行業同步,他不希望下次來中國,在那些國家的商業銀行里還看到某種被動的服務,他說,那不是服務,那是主動將自己的客戶趕走。 撰文/和木 攝影/張新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