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彈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3日 12:24 中國經濟時報 | ||||||||
北京評論-陳墨 10月11日,國內首起消費者狀告杜邦不粘鍋制造商和銷售商欺詐消費者案,在北京市海淀法院開庭審理。 據媒體報道,特富龍是否含毒成為法庭辯論的焦點,仿佛一切又回到今年7月份。
訴訟中,作為原告的消費者負有舉證的義務。但依我看,這件事情上,舉證是相當困難的: 首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并沒有如當時所稱,在9月底之前拿出什么明確結論;其次,此前杜邦公司對美國環保署的妥協,也并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說明杜邦默認特富龍有毒;再者,我本人也始終認為,生產過程有毒并不表明最終產品一定有毒,正如化肥、農藥有毒不同于糧食有毒一樣。 無論官司結果如何,也無論這起訴訟本身是否荒唐,這件事還是有意義的,可以讓我們再一次反思杜邦公司的危機處理能力。 有著202年成功歷史和107年海外經營歷史的杜邦公司,對中國市場也并不陌生。1984年,杜邦在北京設立辦事處,至今已整整20年,算是較早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 經過20年經營,杜邦在中國已經擁有3家分公司、21家獨資或合資企業,總投資超過7億美元,擁有約3500名員工。可以說,公司在華的機構、職能一應俱全,也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中國本土人才,積累了相當豐富的中國本土經營的經驗。 與此相比,在特富龍事件上,杜邦表現出來的遲鈍和笨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恰巧,我剛剛從杜邦(中國)內部聽來一個說法:在杜邦,只有傻瓜才能做出突出成績。意思是說,杜邦內部的辦事程序過于復雜和繁瑣,以至于正常人做任何一件日常工作都需要付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循規蹈矩的企業文化更是抑制了許多自主創新的思想和舉動。 了解這一點,人們就不會片面指責杜邦(中國)負責處理特富龍事件的本土管理者了。這些人也許知道如何處理危機才是最迅速、最高效的,但卻無權自主、靈活地運用,只能將想法納入公司辦事程序,寫成建議,逐級請示,等待指令。 因為他們雖然是本土的人才,卻是杜邦的思想,即算沒有被“洗腦”,至少他們的舉動必須符合杜邦的企業文化和行為規范。 可以說,他們在生活中是中國人,在工作上是杜邦人;或者說,他們在思想上是中國人,在行為上是杜邦人。 其實,這種“虛化國籍”現象幾年前就曾引起過關注,當時,一些人從民族和政治角度,認為這是“和平演變”的具體表現。撇開政治層面問題不談,這種現象也至少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東道國的矛盾和尷尬。 但在本土化問題上,跨國公司也是左右為難:既要保持和貫徹本企業的文化特點和競爭優勢,又要適應東道國市場環境和消費文化。 適應還是改變,是賓主雙方共同面臨的問題。還有一個共同之處是,誰都希望對方多改變,來適應自己。 企業和其生存環境之間的較量,不同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必然是弱者適應強者;而從總體上說,企業和環境之間則永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過程,無所謂強弱。 當然,如果這里的企業特指某單個企業,情況就有不同。因為和環境相比,單個企業無疑是沒有多大發言權的,更多需要考慮如何去適應環境,需要更有彈性的企業文化,也需要更有彈性的企業文化推行方式。 回到特富龍問題上,杜邦之所以在莫明其妙中弄得如此被動,就是其企業文化本身及其全球化推進過程中缺乏彈性的結果。 彈性本身又有彈性:究竟什么問題上需要彈性,什么問題上必須堅持原則,這說起來可就更復雜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