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新說“震蕩”經濟學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3日 10:14 南方都市報 | ||||||||
今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聯合得主為美國經濟學家、明尼蘇達州聯儲局經濟顧問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普雷斯科特與在卡內基大學及加州大學圣巴巴拉校區任教的挪威裔經濟學家基德蘭德。與過往聯合得主的研究范圍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意識形態南轅北轍(如1974年聯合得主奧國學派巨擘哈耶克和發展經濟學家瑞典的麥岱爾),今屆兩位得獎者曾三次合作撰寫學術論文,而其中一篇發表于1991年第1期《經濟理論》的論文,還被普雷斯科特自認為“最得意之作”。
諾貝爾經濟學獎之所以引起全球注目,與其推出之時(1969年第一次頒獎)適逢凱恩斯學說全盛時期令經濟學成為顯學、經濟學家儼然“人類救星”有關,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西方經濟陷入“無秩序”(沒有經濟理論能夠解釋及解決問題)狀態,經濟學家頭頂的光環黯然失色,經濟學界沒有“主導思想”,得獎者引起學界爭論,不少甚至互相譏諷……不過,今屆的兩位得主,似乎獲得學界的普遍認同。 普雷斯科特和基德蘭德對經濟學的貢獻,主要是對經濟循環提出新解釋。一直以來,經濟衰退被視為“市場失敗”,凱恩斯認為是“總合需求”不足、奧國學派指出是投資及消費“錯置”、貨幣學派則以為這是實質與名目物價發生錯誤信號令資源“錯置”所致。普雷斯科特和基德蘭德推翻前人諸家學說,指出這是經濟對天災人禍令供應失調的自然反應。舉一個例子作說明。有人流落荒島,以捕魚為生(食),有一天突然臺風來襲后,他去捕魚,發現一大群魚,他因此“加班”工作,收獲甚豐,不在話下,至此,他開始結網——作資本性投資,因為網魚的收成肯定較用竹枝叉魚為佳,而這需要時間,他在雨天開始結網,第二天晴了繼續工作……這名流落荒島者的GDP在風災落雨以及晴天結網的日子持續下降,但他這樣做是對“外來震蕩”的最適回應。 當然,經濟學家是以計量模型來表達這種“循環”的,今屆的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便是以50年的經濟數據建立其模型,得出經濟循環受“外來(或供應)震蕩”的影響重于一切。這等于推翻其他自凱恩斯以來諸種相關學說,因此,對經濟學界來說,他們的發現可說是“內在震蕩”! (原載10月12日香港《信報》,作者林行止,本報有刪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