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紡織品拒向中國開放背后的“君子協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9日 17:11 國際先驅導報 | ||||||||||
日本在市場開放始終是一種羞答答的姿態,這固然有其難言之隱。但即便在較低級的自由貿易層次上,日本也總對中國有阻遏有加。 【作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金柏松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3國的紡織
日本EPA:保守者的“君子協定” 日本與泰國等三國紡織業界達成一致應該說是日本政府加緊實施東亞新戰略、希望與東盟國家建立一種經濟合作伙伴關系(日本稱其為EPA)所取得的又一項進展。 眾所周知,國際上規范的自由貿易區是指加入的國家(地區)在貨物貿易上實行自由化,在辦理貿易通關手續上實現便利化,以及在服務貿易領域相互給與內國民待遇。熟知世界貿易規則的日本由于在農產品、外籍勞工就業、技術資格認定等諸多領域一貫實行保護主義政策,自知這些領域對外開放將是一項龐大、艱巨、耗時的改革工程,根本無法跟上現在的談判步伐。所以,日本政府研究采取某種變通的辦法,另辟蹊徑創造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即建立貿易自由化程度和在有些領域開放程度低于世貿組織規則標準的合作關系。比如,日本在東亞區域經濟內容中,增加了投資、政府采購、競爭政策、糾紛處理等方面的合作,及與東盟領導人舉行會談時承諾提供巨額援助等。 應該說,EPA這一日本創造的新合作模式,既符合日本現在的國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東亞國家(地區)的心理。一般認為,東亞國家(地區)在對日本開展區域經貿合作方面具有較高的期待,也愿意在貿易自由化方面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實際上,東盟國家本身對貿易自由化也存在一些抵觸心理和擔憂,希望保留一些關鍵性領域和一定權限,以便必要時政府可以進行干預。 日本EPA不“大方” 日本作為亞洲地區一個大國,早就有責任向亞洲國家開放市場,特別是其不具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市場,如紡織品市場。 早在80年代中期,由于日元大幅升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企業制造成本已不堪重負。但由于受保守思想影響,日本相關方面并沒有推動紡織品、服裝等制造業向海外轉移。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國家都在鼓勵日本更多地開放市場,并且希望日本拿出更多的誠意和行動,不要擺“花架子”,只見協議不見實質性行動。比如,菲律賓希望其保姆能進入日本市場,為日本進入老齡社會做貢獻的同時也能為故國創收;泰國產大米的相對低價對日本失業人員、低收入家庭無疑也是一個佳音(如果日本政府確實開放市場的話,泰國產大米完全可更多地進入日本市場)。在亞洲國家普遍希望、鼓勵日本能“大方”地對東盟國家和中國開放相應領域市場的同時,各國對日本的開放已經有了相當進展。事實上,中國對日本開放市場的程度早已經超過日本對中國的開放程度。 當然,日本也有其苦衷。日本政府與東盟國家分別就各個產業互讓市場進行談判,相信在今后還會有許多類似的“達成一致”。但是如果日本對東盟國家開放過多,則美國、歐盟國家也會壓日本也同樣對其開放市場。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屆時日本政府將很難應對。此外,日本政府還得首先說服國內的保守勢力和國民開放農產品、勞務等關鍵性市場。從最近小泉首相在養老金方面進行改革的情況看,日本市場的開放絕不簡單——此次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落敗,就是對市場改革的一個警告。 李登輝“南下”策略的覆轍 日本如果對亞洲地區全面開放,那么,最大的進入者,非中國莫屬。但是,據稱,日本制定的東亞經濟合作新戰略,初期不包括中國在內,而是先指向東南亞和韓國——這在此次日本與東盟3國達成紡織品自由貿易協議一事上表現明顯。不過,日本也有它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中國能否兌現加入世貿組織作出的承諾,日本還要觀察一段時間。 盡管日本從不否認,其制定的東亞發展戰略進入最高價段也將建成全方位聯盟關系。但目前,日本認為,與中國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關系談不上十分密切,將來情況尚難預料。而且,在日本、特別是政界有許多人認為,中國至少是日本潛在的對手,這些人往往還是堅持參拜靖國神社、主張修改和平憲法、醞釀改變自衛隊為軍隊的政府高層領導和國會議員。而持右傾、保守思想者在參與制定東亞新戰略時毫無疑問在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是決定性作用。所以,在日本政府推出的東亞新戰略中決定短期內不與中國談判建立EPA關系。事實上,撇開中國有利于建立以日本為主導的合作格局。可以說,這是其深謀遠慮的一招。 但這些對中國帶著極大偏見的日本人士恐怕沒有從李登輝當年制定臺灣地區企業“南下”的結果中得到教訓——由于中國大陸市場潛力太大,臺灣地區企業最終大多選擇回大陸發展。再者,2002年的日本經濟復蘇、2003年日本經濟的強勁增長都在相當程度上仰賴于中國大市場的“特需”。 日本撇開中國,在亞洲獨立支撐一個“自由貿易區”是不現實的。如今,中日市場相互開放的不對稱被日本企業積極進入中國談貿易、搞投資所彌補。問題還未表面化。一旦將來情況發生變化,日本將不再可能如此簡單地背靠中國拿好處,卻只對其他國家開放市場,而將中國放在一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