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職場故事 > 正文
 

過勞模 職業生涯的生死輪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6日 08:59 中國新聞周刊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以犧牲節假日和個人休息時間為代價,沒日沒夜地干活兒——如今,昔日人們腦海中勞動模范的社會形象,正在大規模地移植到城市中的常人身上。他們的工作強度,大大超出了常規的“敬業”標準,比起傳統意義上的“勞模”,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在可堪回顧的昨天,人們還對這個社會制度開始變得“不養懶人了”而倍加稱許;此時卻突然驚覺,僅僅想做個在8小時內勤奮工作的員工,似乎已經與環境格格不入。在龐大的下崗人群的反襯下,崗位上連續工作的時間一延再延。稍具資質的人們,或歡欣鼓舞,或被逼無奈地被批量鍛造成不斷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的“過勞模”。

  對這些披星戴月的“過勞模”來說,8小時工作制早已是昨日黃花,所謂的雙休日也不再具有剛性含義,工作對他們而言,永遠沒有明確的終點。

  欲罷不能變“勞模”

  轉型期的社會,首先給了人們通過努力功成名就的可能;激烈的就業競爭,又使整個大環境充滿了危機感。于是,做一個“過勞模”成了許多人完全后天的選擇。

  在北京外企云集的CBD商圈,到了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寫字樓下面都停著許多趴活兒的出租車,司機們在等超時工作的白領下班。其實出租車司機自己的工作時間比白領還多,平均每天在十四五個小時左右。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燕領導的課題組,三年前開始研究關于職業枯竭的課題時,想找超時工作的樣本還并不是很容易。僅僅三年的時間,城市中超時工作的“過勞模”們就如雨后春筍。超時工作人群從事職業的覆蓋面,已經從教師、警察、醫生等“助人職業”發展到普通人群。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大城市中“過勞模”現象十分突出,其中,深圳因私人企業多,中小企業多,超時工作的現象更加嚴重,人員跳槽的頻率也最快。

  A型人生存

  丁范,一個天生對金錢沒有感覺的人,上大學時候,曾經把退休當作自己最高的人生理想,在整個90年代中過著與世無爭的悠閑日子。可是,眼看自己所在的事業單位里稍有本事的同事一個個都跳到外面的天地大有作為去了,留下的人仿佛成了窩囊廢的代名詞;又看見昔日同窗相繼成為業內獨當一面的能人,而自己還混跡在一群女同事里默默無聞,丁范終于決定揭竿而起,到企業里去做人力資源工作。

  剛到企業的時候,酷愛自由的丁范對朝九晚五的打卡極其不適,不過照樣咬牙堅持了兩年。兩年后,熟識了企業運作規律的丁范還是有點“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感覺,于是再次改換工種,切入公司的核心業務,做起了銷售。在這個崗位上沒日沒夜地做了三年后,丁范的年薪已經拿到30萬。然而丁范的老友們都覺得他的行事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跟朋友講話時,每隔一兩分鐘他就假裝翻玩手機蓋,其實是下意識地怕有人來了短信他沒看到;如果10分鐘接不到或不打工作電話,他就覺得百爪撓心。毫無疑問,一個曾經那樣渴望退休的人在緊張繁忙的慣性中淪為了工作狂。丁范的兒子6歲了,他時常跟兒子講,只有從現在起事事做到最好,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競爭的社會,否則就得去天橋上給路人擦鞋。

  北師大心理系許燕課題組的博士生王芳介紹說,人大體上可以分成A型和B型兩種。A型人做事快,時間緊迫感強,認為休息就是罪惡;他們充滿競爭欲望,因為把別人看成對手,有時讓人感覺有些敵意;而B型人生性懶散、柔和,沒有很強的成就動機,喜歡閑云野鶴的自由生活。轉型期的社會,首先給了人們通過努力功成名就的可能性;激烈的就業競爭,又使整個社會充滿了“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機會,如果不往前就會被淘汰”的氣氛,當B型人逐漸將這種氣氛內化到自己身上,就會不自覺地變型為A。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教授楊河清則從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和經濟周期的角度分析了大面積出現超時工作現象的原因。在30年前的一些歐美國家,當城市化腳步很快的時候這一問題也曾被廣泛討論。楊說,中國極其豐富的人力資源在制度枷鎖下正在經歷高速釋能的過程,都市中的就業壓力會不斷增加。雖然從經濟學角度,理論上,為解決就業問題,個體的勞動時間還應進一步縮短,但在實際中,卻出現了一方面大量符合就業條件的人得不到對口工作,另一方面在崗者為增添職業競爭力更加追求能者多勞的局面,而這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壓力,增添了人們的危機感。

  借助咖啡因和現代移動辦公設備,這種四處浮動的危機感開始對B型人實施大面積的A化改造,也讓原本的A型人變得更加極端,于是催生了許許多多的“咖啡伴侶”、“手機情人”、“筆記本俘虜”。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時刻,也會出現A型人逐漸B化的情況,但絕不是眼下。國外有研究稱2015年全球進入休閑時代,這是否是一個標志呢?王芳并不這么認為,她估計,在勞動力極其豐富的中國,近幾十年內,都將是A型人的天下。B型人要活得平衡、自信,很可能面臨整型。

  “過勞模”職業生涯的生死輪回

  同樣是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的“過勞模”,有的人整天精神抖擻,有的人感覺麻木、“習慣了”,有的人時而煩躁時而舒暢,有的人則完全是在“撐著”。超時工作的表象下,各人在各個階段會有完全不同的身心反應。北師大心理系的研究結果表明,除了人格特質的差別對人們心理感受的影響外,超時工作的人一般都會經歷幾個連續的心理階段。

  首先是蜜月期。蜜月期的“過勞模”對自己的超時工作充滿了自我欣賞的情緒,他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收獲的,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望,雖然天天工作到很晚,精神卻處于亢奮狀態。這一時期,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完全因人而異。

  接下來是能量耗盡期。當“過勞模”發現自己的付出未必得到期待中的回報時,工作的樂趣在減少,生理上也開始出現失眠等不適癥狀。這一階段,他們雖然也工作到很晚,但是亢奮的感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疲憊。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讓超時工作的狀態持續下去,很快就到了慢性癥狀期。“過勞模”開始找原因了,這時會出現有趣的現象,即其中的一些人會認為之所以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回報,可能是自己工作還不夠努力的原因,于是更加過度工作,由于效率不高,工作難有成績,又形成惡性循環。這個階段“過勞模”的身體頻繁出現小的不適,有些人開始抑郁或容易被激怒。

  接下來是危機期。很可能會得比較嚴重的疾病,致使工作間斷性停止,情緒和社會關系受損。

  危機期后面就是受創期。在這一期,“過勞模”要么必須暫時終止工作,嚴重的則無法繼續職業生涯,更有甚者會導致過勞死。

  王芳強調,在這個連續的心理發展階段中,每一期的發展都并非不可逆轉。個人對自身狀態的敏感程度和處理方式,決定了是否讓上一階段向下一階段發展。

  在“過勞模”職業生涯的生死輪回中,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性:通過各種調節手段使自己始終處于“蜜月期”,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青春永駐。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曹紅蓓)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過勞模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健力寶事件
2005中超聯賽揭幕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最新汽車電子雜志
漫畫版《紅樓夢》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