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陳楫寶北京報道
王振國急了。
因為70多家未經他允許的日本企業擅自打著“絕對可以信賴的王振國教授在日本的代理”牌子,肆無忌憚地在日本倒賣天仙系列抗癌藥,并在430多家網站、網頁公然非法登載他的照片。
在初涉未果后,這位該系列抗癌藥的發明人,吉林省通化市長白山藥物研究所所長,日前在京非常嚴肅地對這些企業和網站發出最后警告,要求這些機構必須在6月30日之前停止未經授權即銷售其專利產品的行為及其他相關經營行為,否則他將以特許經營權、名譽權、肖像權及專利權受到侵害為由,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東窗事發
去年底,王振國在接受部分日本癌癥患者的咨詢時發現,一些日本公司未經授權,即以代理商的名義銷售其產品。今年4月,王振國在日本了解到有70家未經其許可從事經營的公司,通過搜索引擎,他還發現日本網站的400余個網頁上有該中藥的銷售廣告。
他說,非特許經營渠道的藥物銷售存在價格混亂,將其他藥物搭配銷售,不對癥下藥,缺少用藥指導等問題,而在廣告中則出現了把藥物的成分公開、使用他的肖像等情形,這些行為不僅侵犯了其個人的權利,從長遠看,最終還會有損中藥的聲譽,影響中藥在海外的銷售。
據了解,王振國研制生產的天仙系列抗癌中藥是國家批準生產的準字藥產品,目前已有7種劑型14個品種。從1990年起,香港中日飛達有限公司就被授權“天仙系列抗癌中藥海外總代理”,在日本真正擁有代理權的只有3家。
該研究所副所長滕瑞群先生在京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其實日本進行該系列抗癌藥倒賣行為早在1992年就有了。那時在國際飯店就發現一些日本和尚用貼有紹興酒標簽的酒瓶裝著添加大量抗癌藥的液體往日本運,進行倒賣。由于那時中國國內還沒有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所以這些藥大都可以在藥店買到,這些日本和尚經常掛著行善的名義,進行著倒賣之勾當。
他分析,如今這些日本公司多是以非正常渠道購入藥品的:一些人以自用為名從國內買走藥品帶進日本,這些公司從個人手中買進后,再以代理商的名義銷售,并進行廣告宣傳。同時這些企業還和國內某些企業進行勾結,通過各種途徑向日本輸送藥品,這些公司的不法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日商倒賣行為。
滕瑞群介紹,發現權利被侵害后,他們立即向這些機構發去了律師函,但是大部分公司和網站沒有理會。為什么要倒賣?
這些日本商家為什么甘冒侵權訴訟的危險大肆宣傳和進行倒賣呢?
滕一語中的:這是無利不起早。商家是沖著暴利而來的。
據他介紹,由于目前日本使用天仙系列抗癌藥治療的患者有5萬多人,即使按中國每個人每個療程費用2000多元人民幣計,在這個經濟相當發達的國家,其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何況,這些非法日商從中國倒賣的藥品在日本的價格已經比中國國內高達數倍。根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所知,在日本,癌癥患者一個療程費用已經達8000元甚至一萬多元人民幣。由于其直接從中國內地通過各種渠道向日本國內倒賣,其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比正規的代理商要便宜,從而嚴重擾亂了正規市場,很大程度影響了生產商和代理商的利益。
令該藥研制人王振國非常氣憤的是,他今年4月在日本時發現侵權的網站有329家,6月時竟然又增加了100多家,已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
據了解,目前該系列藥品在美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加拿大等國建有12個分支機構,通過香港總代理商的年出口額達到3000多萬元港幣。如今在美國、韓國都有生產線。“這些生產線所需要的半成品藥是經過我們在保密狀態下進行嚴格配制,從中國運過去進行的,不存在泄密問題。我們很注重開拓海外市場,但痛恨非法擾亂市場者。”滕瑞群說。
對于所造成的損失,滕瑞群說還沒有統計出來,但更主要的是對研究所和生產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對廣大患者的欺騙。滕瑞群還稱,目前我們代理商正在整理侵權的日本企業的資料,已經確認的有漢方藥療研株式會社、東易有限公司、東洋漢方研究所、貿易有限公司和日生福祉援讓協會等五家存在嚴重侵權問題,他強調,“實際上遠不止這5家,我們將會陸續查找出來,一定要討個說法。”并非老調重彈
“保護中藥知識產權并非老調重彈”,在6月12日新華社新聞發布廳由長白山藥物研究所主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王治國對此評論說,“剛剛某報(本報5月28日、6月4日和11日報道————編者注)報道了中藥秘方涉嫌遭受美國剽竊事件,現在日本又在非法大肆倒賣中藥,這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對中藥一定要有保護意識,那是我們的國寶,無論是配方還是工藝等方面,一個都不能丟。”
中國中醫研究院岳鳳先教授就此對媒體說,盲目的倒賣是對中醫藥的添亂。在日本,使用漢方藥的醫生并沒有考慮中醫辨證施治理論,比如不分個體體質,把人參作為強身劑使用等。盡管漢方藥的劑量只有中藥的1/4,還是有中毒事件發生,由此引發的爭論不斷。他指出,從這個角度來講,中醫藥研究成果的推廣因文化差異造成了許多障礙,再加上許多人為的錯誤,已嚴重影響了海外市場,忽視中醫理論會阻礙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對于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醫藥,如今同樣面臨著“洋中藥”和進口藥品的沖擊,稍不慎,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據了解,目前已有四成國有醫藥企業與國外合資,全國三資醫藥企業達到1500余家,進口藥品占據了三成國內藥品市場,每年進口中藥近1億美元。國外許多制藥大企業還紛紛來中國尋找成熟的項目,開發出自主產權的新藥。例如日本的漢方藥就是在中國古方基礎上改造而成,申請專利后在國際市場上賺得盆滿缽盈。外國制藥企業投入巨額資金的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銷往中國,并在中國注冊,取得專利保護的事例并不鮮見,而相比之下國內中醫藥產業專利意識還遠遠不夠,生產企業存在著多、小、散、亂的現象,令人擔憂。
同樣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到重視經營權保護,從關注出口銷量到關注海外營銷形象,這種變化標志著中藥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圖王振國說這次證據確鑿,一定要討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