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檀盛
就在人們議論教育產業的無限前景時,廣東的“英文培訓”學校商戰已經打得如火如荼。以民間資本為主的英文培訓學校因為市場需要應運而生,因為最早進入激烈商戰而被一次次推到浪尖。當教育遇上商業,當學校邂逅市場,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個窗口觀察到許多下曾見過的風景。
1979年,當一個動亂的時代剛剛進入歷史,新的一頁立刻打開。廣州一個名叫起義路的地方會記住這一切:近4萬人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報名學習英語,很多人是從前一個晚上就開始排隊,盡管4萬人的隊伍后來只招了不到4千人,但這支龐大的隊伍無疑宣告了一個學習的時代已經來臨。
當時每天騎車去英文夜校當老師的黃奇虎或許并沒有想到,若干年后,他可以成為一個英文學校的校長,但人們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肯定讓他明白,這是一個多么廣闊的新大陸。
這之后,國家天翻地履地發展,“出國熱”、“外資公司熱”、“學習熱”、“計算機熱”使得英文戰為一種重要語言工具,成為生存、發展、致富和成功的銳力武囂之一。一方面是面對如此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因為歷史原因而耽誤英文的人群,更重要的是我們原有的學校英文教育忽略了“聽”、“說”的功能,沒有重視口語表達能力,很大一部分人讀了8年10年英語,仍是“聾子”和“啞子”。所以英文短期培訓學校敏感地找到了這塊市場。
正是因為國家正規學校不愿和不與民間資本的學校正面交鋒,所以英文增訓的民辦教育才飛速發展。幾年時間,黃奇虎任校長的廣州東方英方學院就頗具規模,有了廣州總部和深圳分院。這個創始了“全封閉英語教育”的原廣州外語學院的老師,作為先行者,不僅培育了許多優秀學生,同時也培育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僅在同類型的英語學校中,原是他學生而后成為同行的不乏人在,“商戰”開始了。
十八般武藝后進入“品牌”戰
幾乎與其它行業一樣,“培訓學校”商戰首先從“廣告戰”打起,在購書中心等地,陳列著許多同類學校的招生簡章,在各類報紙中,我們會發現許多英文學校廣告并肩相鄰。與此同時,各種媒體的“培訓版”也出來了,廣告公司有專人負責相關業務,據說一家不大的培訓學校,一年廣告費就近100萬。如此投入重金于廣告,在教育行業實屬聞所未聞。
像其它產品一樣,當廣告戰不能完全改變市場格局時,“價格戰”就出馬了。像東方英文學校這種模式的學校,由于以短期全封閉的超強度強化為教學特色,所以是塔尖式的“精品教學”,收費高達18000元。而后進入的英文培訓班,自然地在價格上做起文章。在商戰最激烈之時,一家學校打出了收費8000元的旗幟,企圖更改這類學校的貴旅化服裝。奇怪的是,如今這些大排擋式的平民化學校在市場上都悄無聲息了,而收費18000從未改變過的東方卻留了下來。
再接下來,是群起而打“實力戰”,大家拼硬件及軟件。
你住在風景區,我住在旅游點,你的多媒體語音室先進,我的學生宿舍像五星賓館。再再后就出現了惡性競爭苗頭,你派人扮做學生進入同行學校搞風潮,我讓人投訴主管部門喊冤叫殺。仿佛市場經濟較為戰熟的其它行業一樣,競爭中十八般武藝都用過了,這個行業就進入了“品牌時代”。
黃奇虎說:“每一個學生都是我們的品牌”。造精品是他的商業戰略,所以他才不惜費心費錢聘請了所謂“八大金剛”的師資,不惜投入巨金去弄全方位的硬件建設。
商戰還在進行,正是市場競爭呼喚品牌,也是競爭形成品牌,民辦教育作為一個弄潮兒,他所有的快樂與痛苦都可以被銘記。而他已走過和將要走的道路,對于中國教育產業化來說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