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璧不是一個知本家,但絕對是一個成功的知本富翁。
張廷璧本是武漢大學[微博]一個普通教授,但是,他的不普通之處在于,他開發出了一種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生物技術,使他一下成了中國商界、科技界的一個重量級人物。
據2000年的一次資產審計表明,武漢紅桃K集團總工程師張廷璧教授因知識產權擁有個人資產達1.32億元。作為我國首位公開個人巨額資產的科學家,張廷璧的資產向社會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強烈反響!皬埻㈣惮F象”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
今年64歲的張廷璧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教授,30多年來一直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曾榮獲過“全國科學大會獎”。1992年,他解決了卟啉鐵工業化生產這一世界性難題,使低成本防治缺鐵性貧血從此成為可能。這項成果一問世,立即就被謝圣明等幾位民營企業家看好,他們冒著風險,果斷投入50萬元,與張廷璧合作開發這一技術,并很快成功地生產出了紅桃K生血劑。從此,紅桃K生血劑和紅桃K集團在社會上一炮打響。
1996年,紅桃K集團開始對公司的產權進行明晰劃分,張廷璧憑著自己對該集團核心技術自主產權的合法擁有,而持有集團10%的股份。以后,紅桃K連續多年銷售超過10億元,每年上交稅收1億多元,成為武漢市最大的民營企業。隨著企業裂變式發展,張廷璧的個人資產達到了億元人民幣以上。
與王選等人不同,張廷璧的長項更主要地集中在科研上,所以,時至今日,他仍然只是一個教授、工程師,而非企業家。成為“億萬富翁”的他,現在還住在武漢大學校園里,生活儉樸,即使擁有億萬家資,也不奢侈。
但是,個人資產公布后,張廷璧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煩:要投資的、要贊助的、借錢的絡繹不絕,以致于他在家里時常連電話都不敢接。張廷璧曾為此苦惱不已。
也有令他欣慰的一面。因為有更多的人為他擊掌叫好。不少海外留學生來信表示愿意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拿回國內轉化,合作方式可以采取“張廷璧式”的做法。在湖北一些大學校園里,師生們就知識的資本化與市場觀展開了熱烈討論。
專家認為,科研人員以技術成果獲得股份,將知識資本轉化為經濟資本并實現產業化,在按“知”分配過程中致富,這是一種公平的市場行為,非常正當,無可非議。這與作為勞動報酬的“重獎”、“高薪”具有質的區別。
無論如何,張廷璧是一個成功者。張廷璧的成功得益于武漢市近年來在民營企業建立的一系列新制度。這些具有知識經濟特征的制度,正被湖北省有關部門借鑒引入國有企業和科研院所,作為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撐。目前,武漢市部分科技企業已開始試行員工股票期權制。
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支持像張廷璧教授一樣大膽的知識分子創業,而且我們將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業基金,鼓勵員工以技術成果占有企業股份,讓知識經濟造就大批張廷璧式的科技富翁”。
張廷璧的社會活動很少,自始至終依然保持著一個學者而非知本家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