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兒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2000年年底推出的《城市高收入群體分析》中,用“高收入群體”代替了“富人”之說,從這個群體的成型到最后結論與分析整整用了10年的時間,國家統計局為這個群體的調查傷透了腦筋。
在2000年政協會議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兼政協委員賀鏗用數據說明了現在中國社會中個人收入差距增大,我國現在將近6萬億元人民幣的儲蓄存款,其中80%屬于不到20%的儲戶。中國高收入群體都是哪些人?他們富到了什么程度?收入來源和資產狀況如何?這些問題逐漸被人們所關注。3.2萬元,中國富人的底線哪些人屬于高收入的人群?程學斌說:“所謂高收入群體的界定,有絕對和相對兩種界定標準,比如說家庭的資產有100萬,這就是絕對標準;但如在北京年收入為5萬的人在西部可能算是高收入,但在北京就很一般。中國的富人到了國外,就什么也算不上,這就是相對的標準。我們以相對的標準為此次調查的依據,最后高收入的界定是以1999年全國城市住戶經常性調查中10%最高收入家庭的戶均可支配收入為底線,即3萬2千元,但實際操作以3萬元為標準。我們調查的第一步是確定抽樣框,但是調查的時候找不到高收入者的來源,只能從收入的去向來確定。所以在以3萬元為底線的同時,還以是否有商品房房子必須本人購買和私家車為參考對象,有些城市還加上了股票大戶室的參考標準。”多角度透視富人構成考慮到此次調查的廣泛性和專門性,城調總隊的工作人員對城市高收入群體的職業也劃分得極為細致。他們首先按照傳統的職業分工,將調查對象分為了8大類職業,其中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在城市高收入群體中的比例最大,占31%,但他們在總人口中卻占了較小的比重。尾隨其后的是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占城市高收入群體的25.2%,基本符合了“知本者”現在的社會身份,“腦體倒掛”的現象已不存在。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知識經濟產物的自由職業者也首次被列入了調查者的行列,占了17.8%的比例。他們又按照實際的社會分工要求,將高收入者細分為了24小類,私營企業經營者以月收入13445元高居榜首,接在其后的是職業股民與社會中介服務人員,收入分別是8491元、8496元。
從文化程度來看,比例最高的高收入群體是大學專科,占高收入群體人數比重僅3.1%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收入最高,人均月收入為11034元,而比重更小的,只占1.7%的小學文化程度的人人均月收入排在第二位,是7947元。這里似乎還有腦體倒掛的現象,但程學斌對記者解釋說: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取得高收入的主要原因是這些人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靠資金而非勞動取得高收益,現在靠這些是不可能取得高收入的。
程學斌還指出,在高收入群體的收入來源中,工資性收入比重下降了,只占總收入的50.8%,其他收入由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第二職業收入等構成,現在中國人的收入呈現多元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