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入選全球未來企業新星 《財富》為何高看李亦非

2001年05月17日 13:09  財經時報 

  國際傳媒集團維亞康母公司子公司MTV中國總經理李亦非[微博]成為最新一期《財富》的封面人物。在此次“25個全球未來企業新星”的評選中,亞洲入選6人,中國入選4人,作為國內傳媒業的惟一代表,李亦非名列榜首。對于中國傳媒業來說,與其說這是一種榮譽,到不如說是國際傳媒對于進軍中國市場的一種暗示。

  最近一期《財富》雜志選擇了一個尚不出名的中國女人做封面,并且把她作為“25個全球未來企業新星”的榜首。她就是李亦非,并不像田溯寧、張朝陽、馮濤那樣在大陸大紅大紫。正身懷六甲的她說:“女性在整個商界的興起是個趨勢。”25人中,女性占有5個席位。

  然而借此興起的并不僅僅是李亦非個人,作為中國傳媒業的一個代表登上國際知名財經雜志《財富》的封面,李亦非的脫穎而出其實是一種信號。就像今年以來,眾多國際傳媒集團紛紛以各種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一樣,中國傳媒市場正在成為被國際資本所關注的一個焦點。

  為什么是李亦非?

  李亦非的獲選固然離不開她任職維亞康母公司子公司MTV中國總經理這個位置,因為這個位置本身能夠說明一個問題。李擔負著在《財富》500強排名第101位、MTV居世界品牌排名第17位的國際大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拓展與盈利責任,她必然對所從事的娛樂傳媒業的趨勢有自己的判斷,并因此可能對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對未來的商業機制、商業機構、商業文化具有影響力。

  在這次評選中,亞洲共有6人入選,其中4位來自中國大陸,他們分別處于傳媒、電信、IT業和風險投資界,這說明,亞洲尤其中國市場的成長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而這些新興的產業更是商家必爭之地,在這里存在影響未來十幾億人口的重要因素。“10年之后,這些產業就是主流產業,這在美國已經被證明,歷史的發展一定會是這樣的,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維亞康母的巨大和中國市場的容量為李亦非提供了產生影響的舞臺。

  《財富》對候選人的個人素質要求也非常嚴格,他們在做過多次面試和調查后,確認他(她)40歲以下,處于一種蓄勢待發的狀態,具有潛在的勢能。在通過多次的訪談,了解他們的溝通能力、成長過程,國際化、專業化的程度,以及個性特征,確認他們是對未來有激情、有熱情、有理想、有目標、能夠影響別人的人。

  與李亦非交談會發現,她的主動溝通能力、她的視野、她想問題的角度都十分理性、開闊且自信。她說,我們在招聘的時候,雖然重視技能、知識這些比較硬性的基礎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考察他的競技狀態,對工作對生活的動力、精神、熱情,成功人士的身上一定具備這些特征。

  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精神消費市場

  維亞康母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歷史已有五六年,李亦非進入MTV之初就參加了公司的培訓,李稱之為“洗腦會”,灌輸MTV的理念:全球化經營,本地化落實。MTV這個全球最能體現年輕人對品味、時尚生活追求方式的品牌,在中國才開始被年輕人認識,它的四檔節目已經進入5500萬中國家庭,這個數字來自與MTV合作的40家各地電視臺。

  在美國,電視傳媒的興起就是過去的20年,80年代美國人還把它當作偏門、新興的產業,而現在,娛樂產業已經超過IT,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各國的發展證明,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會產生對精神產品的需求”。中國正在形成這個巨大的精神消費市場。

  然而,在中國,傳媒的作用還不能靠“市場化”來解決,在業內人士談論面對WTO的時候,自然會把國外的傳媒巨頭當作最大的“狼”。李亦非說:“我們是‘沉默的羔羊’,政策上的限制很多。”盡管銀漢傳播總經理夏駿開玩笑說:“這是在偽裝。”事實上,維亞康母公司在中國拓展市場還需要李亦非充分發揮她的橋梁作用。一方面,要讓跨國公司清楚中國的環境,了解中國政府的運做方式,一方面要讓中國了解跨國公司的意圖。

  “大的傳媒公司在中國是‘沉默的羔羊’,因為外資公司在中國受到的限制還很多。”不過,政策上的問題不僅僅是外資公司需要面對的,中國本土企業一樣需要面對。而且,在開放之初,政府有意識地保護相對弱小的民族產業也是歐美一些國家的做法。

  “在過去的10年里,許多在更早的10年被預測的不可想象的事情一一實現了,所以,很難說下一個10年里不會發生什么事。在對傳媒的政策上,政府正在逐步開放,我相信,窗戶在一扇一扇地打開,最終,門也會開的。”李亦非對中國的政策前景很有信心。

  盈利渠道尚不成熟

  無論是平面媒體還是影視公司,收入來源無非幾種,目前占絕對重要地位的是廣告。把規模做大(市場規模、自身規模)或是上市融資,都是中國傳媒在呈現松動跡象下正在進行嘗試的新內容,即使購并專家也會提相似的建議。

  但我們不能改變這樣的起點:中國1999年的電視出口總價值相當于《泰坦尼克號》的1/200;不能忽視這樣一個現實:銀漢傳播公司總經理夏駿說:“廣東電視收視率排在前四名的已非中國大陸媒體,這是一個預兆,未來處在危機之中,內容做得再好,市場份額沒有了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把份額做大。”

  然而,靠傳統的手段,比如發行、廣告似乎已不能支撐一個媒體追求大發展的需求。北京廣播學院教授黃升民說:“現在許多收購行為更像是近親繁殖,平面媒體在寬帶時代應該擴展新的空間,尋找新的領域經營,比如,進入廣播影視業,否則,就做區域報紙。”

  《成都商報》作為第一家買殼上市的媒體曾經引起一時轟動,一張地方報紙能夠依靠資本市場迅速崛起,是在傳媒經營領域探索許多年的業界人士的共識。社長何華章在國際周上提出,如何在現行的政策下,將新聞與資訊進行區分,將能夠上市的部分剝離出來,進入資本市場。

  用IT的語言解釋,傳媒無非由硬件和軟件組成,所謂硬件就是傳輸渠道,即平面、互聯網、有線、無線、衛星等等;所謂軟件就是內容。在國外,投資商都是分開投,不做內容就去做傳輸。一般來講,對硬件投資的需求非常大,因為誰也說不清“30年后使用怎樣的傳輸工具”。

  李亦非介紹說:“一般的,維亞康母在中國的盈利渠道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收視費,這項收入在整個利潤里占10%,在國外也保持在20%;第二,廣告收入,這項收入在利潤構成中占到80%-90%,在國外也有80%的比例;第三,特許經營費,利用既有的品牌派生其他的產品或進行合作,這筆收入很小,占5%的比例。”

  “我覺得,維亞康母的管理方式很值得中國同行借鑒。以MTV為例,我們的全球總裁在他的美國辦公室里,管理著分布在全球86個國家、29個頻道的運做,每個分公司的管理經營模式完全一致,它重復使用自己的固定資本,不斷地復制著同一個24小時不間斷播放的頻道。每年,我們公司付給五大唱片公司版權費,然后,就在世界各地重復使用獲得的產品。知識產權的力量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作用。這樣,就把規模做到足夠大。”

  “如果產生一個一次性的原創作品,不停地多次使用,使用一次就獲得一次回報,重復性使用產生的利潤很可觀。因為,傳媒不管怎樣發展,萬變不離其蹤,最基本的需求有四個:信息、娛樂、服務、互動,只要有創意的優秀的作品跟得上,做得更輕松,更好看,一定會有市場。現在在內容上原創不夠,比如,那些低成本高回報的優秀電視劇太少。”李亦非的建議是中肯的,原創作品的貧乏和幼稚正在使我們的觀眾失去耐心,不論報刊還是影視。

  “我們熱切地希望在中國培養出邁克爾·杰克遜那樣的明星,也在尋找購并的機會,尋找‘誰是傳媒業的主要經營者’,我們的合作目標在它所處的領域一定是領先者,現在,還沒有與我們形成強強聯手的對手。中國需要巨人式的媒體公司,只要政策允許。”

  剛剛離開體制內電視臺的夏駿說,面對傳媒巨人,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強大我們自己。

  傳媒業短缺經營人才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平面媒體投資熱照目前的趨勢看,還沒有降溫跡象,而且即將于5月28日創刊的《京華時報[微博]》,由于是《人民日報》主管主辦,資方巨資入場,它的誕生就別有含義。黃升民說:“政治的力量在向資本的力量妥協。”然而,它的意義遠不止此。

  80年代,政治的力量左右著傳媒的方向,90年代,資本的力量逐漸介入,使傳媒處于政策與資本的雙重控制之下。而兩種力量之外還有一種被長期忽視的力量——傳媒人本身對媒體理想的追求和接近。傳媒要求上市的初衷,也許除了融資需求之外,還有更強烈的愿望——一個公眾公司更能體現傳媒的公正性和監督責任。傳媒力量能夠和政策力量、資本力量進行均衡才真正是傳媒的進步。

  易凱投資總裁王冉[微博]說:“真正懂財經的而且會做財經報紙雜志的人,全國加起來超不過30人。”話雖然夸張,但缺少人才是事實。“現在人才的分布狀況是少而分散,很難聚集起來,人才儲備不夠,一本雜志,一張報紙,一個節目往往是人在還行,人一走,質量馬上掉下來。目前的情形是,人是照到哪里哪里亮。”王冉的話也不算苛刻,如果媒體過于自愛,自大,很可能導致媒體的自言自語,從而失去它因為擁有話語權而帶來的尊嚴。

  大學里沒有專門培養職業媒體經理人、主編主任的課程,那種對一個媒體從內容到管理到經營都熟悉的通才屈指可數。

  李亦非說:“目前,最緊缺的是有經營經驗的傳媒經營人才。”中國傳媒業開始嘗試市場化也就是最近六七年的時間,熟悉經營傳媒運做體系且有實踐經驗的人寥寥無幾也在情理之中。“經營傳媒真的需要積累實踐經驗,經驗非常重要,這要靠熬年頭。”李亦非說,“人才是向最高回報的地方集中的,人都是有‘淘金’心理的,市場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市場的回報是公平的。”

  事實上,一些在傳媒界浸淫十幾、二十幾年的人,已不滿足現有的存在狀態,要求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資本平分秋色。

  正在經歷著產業蛻變的傳媒人,在與西方傳媒不斷接觸碰撞中開闊了視野,敞開了胸懷,終于沿著別人曾經走過的路走到市場邊緣,這意味著,傳媒會和改革開放的大潮一起,直沖向前。(特約記者岳冰清/文)

本文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廣州公務員去年人均工資和補助達17.51萬
  • 體育李娜小組賽三連勝 首進WTA總決賽四強
  • 娛樂章子怡攜汪峰為長輩賀壽 戀情再添鐵證
  • 財經葛蘭素史克行賄案后很多醫生不敢開藥
  • 科技水客團伙走私手機4.9萬部逃稅1400多萬
  • 博客蔣方舟:寫作記錄本身即已是反抗
  • 讀書紅燈照真相:義和團女兵們如何御敵
  • 教育奶茶MM紐約讀名校演繹白富美人生(圖)
  • 謝百三:七萬低價房會調低全國房價嗎
  • 林采宜:監管創新是自貿區成功的保障
  • 周彥武:這次錢荒央行不會再放水
  • 馬光遠:北京低價自住房恐成腐敗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會是反華聯盟附庸
  • 周彥武:銀行存款不再絕對安全
  • 齊格:國民黨發金圓券為何3月就失敗
  • 鄭風田:為何流動人口不愿放棄農村戶
  • 劉杉:宏觀經濟還靠投資唱大戲
  • 張捷:新快報頭版請放人濫用媒體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