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香港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有限公司集團主席。集團定位于成為多媒體的主題內容提供商。2000年10月,集團被世界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Forbes)評選為全球300家最佳小型公司之一,并且獲得“未來之星”殊榮,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中國公司。2001年2月因公司在寬頻網絡方面的巨大影響力,楊瀾本人被評為“2000年中國IT業十大風云人物”之一。
2000年3月底成功收購香港原來經營建筑業為主的上市公司良記集團,將其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新公司調整業務方向,建立一個以歷史及人物傳記為主題節目的巨大資料庫,為各種媒體和網絡電視觀眾提供服務。2000年7月開通中港臺陽光網站(www.chinasuntv.com),8月8日開播大中華區第一個歷史人文頻道——陽光衛視,從公司成立到頻道開播僅用4個月時間,創下大陸和香港電視界的紀錄。同年10月陽光衛視被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為可有限制接收的境外衛星電視節目之一。
楊瀾,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畢業于北京外語學院。同年從千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女主持人,為中國觀眾家喻戶曉,并于1994年榮獲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1994年至1996年楊瀾赴美國留學,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傳媒專業就讀并獲碩士學位。在此期間,她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共同創作的紀錄片曾在全美電視網黃金檔期播出,因此她也以亞洲著名女主持人身份,獲得了廣泛的國際知名度。1996年被選入英國《大英百科全書世界名人錄》。同年,她與上海東方電視臺聯合制作的《楊瀾視線》節目成功發行全國52個省市電視臺,收視率在各地文藝節目中均獲得不俗成績。1997年1月楊瀾的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同年7月加盟香港鳳凰衛視[微博],主持、制作《楊瀾工作室》,連續制作出一系列高質量、高品位、高水準的人物專訪紀錄片,深受國內觀眾及海外華人的關注和歡迎。1999年2月被《亞洲周刊》(Asia week)評為泛亞地區20位社會與文化領袖之一。由于在國際傳媒領域的重要影響力,2001年1月楊瀾被北京2008年奧申委聘為申奧形象大使。楊瀾認為“網絡時代,內容為王”。“陽光文化”集團同樣本著這種理念,憑借已經擁有的強大紀錄片資料庫,以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在新聞、娛樂節目廣泛普及的主流之外,不斷創作出以傳達歷史發展脈絡、描述傳記人物命運為主題的個性化品牌節目。通過最先進的互聯網與衛星傳輸方式,將博大深厚的中華文化播灑給全球各地華人和關注中國發展的廣大外國受眾。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陽光文化”率先提出利用新媒體如何建立新的媒體生態問題。其理由是當接受者與發送者的身份合二為一時,即大眾媒體被互聯網替代時,人們在信息領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這種自由又極有可能導致另一種形式的“注意力的荒漠化”和另一種形式的“內容的垃圾化”。媒體自由、信息主權的民主化同時呼喚著權威,否則會出現新的生態失衡。這就要求有實力強大的內容提供商和內容集成商,來向人們提供精品式和經典性的內容。成為經營歷史人文類節目的內容提供商是“陽光文化”的發展方向,集團與美國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結盟,購進一系列高素質、亦屢獲艾美獎的節目,如《人物志》、《科技與文明》、《未解之謎》、《戰爭攻略》、《歲月留痕》等等,結合從國內購買和自拍高素質的文化節目,如表現中國歷史文化及當代中國人生活狀態的《中國歷史文化名稱》、《國寶背后的故事》、《陽光處處》,采訪中外名人內心世界的《世界名人訪談》、《人生在線》等,已形成自己的節目特色,并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其節目內容通過衛星電視和寬頻網絡等多種渠道進行傳輸。從收視群體的穩定性上看,主題頻道在跟消費者建立深層次關系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因為此類資訊性、知識性節目的主體受眾呈現以下特點:這個收視群體學歷高,消費力強,且具有相對收視穩定性,借穩定的收視作為橋梁,廣告客戶與消費者可建立長期的關系。“陽光文化”正是在這種趨勢下,在激烈競爭的媒體市場中為廣告客戶建立穩固的消費群的媒介平臺,因此集團的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目前陽光衛視已完成了在香港、澳門、臺灣的節目落地,真正做到了在華語區的覆蓋。陽光文化的海外業務不斷擴大,其寬頻網絡正在向亞洲和其他國際市場逐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