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鐵礦石的恩怨情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16:42  中國周刊

   鐵礦石不僅是鋼企的糧食,也是新聞的富礦,這場歷時最長的鐵礦石談判,從中國鋼鐵企業的聯合到分化,以及任一新聞的出爐都引發廣泛的討論,并揉入普通百姓的喜怒。

   中國周刊記者 余芳倩 綜合報道

   一家日報跑口記者的眼中,今年的鐵礦石談判簡直是悲喜交加。喜的是鐵礦石談判成了新聞的富礦,雖然遲遲沒有結果,這中間卻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新聞。悲的是簡直每天都有新聞,累的他不得不在msn上掛上“能不能讓人消停點”的簽名。

   7月9日,這一天超過傳統鐵礦石談判的最后期限已經9天。仍有關于鐵礦石談判協議是否達成的消息出籠。有關鐵礦石談判的最新消息是這樣被描述的:“接近談判人士透露,中方可能接受新日鐵首發價即降價33%的結果,但在定價模式上要求改變,可能實行半年度定價。”

   那位資深跑口記者人在內蒙古,不僅在忙著寫稿,也在網上第一時間發布了他的發現,“目前網上、電視上胡士泰的照片全是錯的。” 此時,各圖片社也在瘋狂地尋找胡士泰的照片,以供媒體使用。

   胡士泰的確成了鐵礦石行業壓倒性的焦點。這位力拓鐵礦石部門中國業務負責人,連同他的另外3名同事,因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在上海被拘捕。

   “這可能是力拓公司自晚清末年把第一船硼砂運到上海,在中國市場上耕耘一百多年以來之最大丑聞。”中國行業內觀察家如是說。

   大企業聯合

   胡參與了談判。

   胡士泰被拘之際,中方與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三大礦山的鐵礦石談判仍未完成。這個談判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史上最長。同時也制造了另一個紀錄,談判過程中,參與人員被國家安全局帶走調查。

   時光回到5月26日,力拓集團與日本新日鐵公司在2009年度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接近達成降價35%的協議。

   這出乎中方的意外,中日韓三方之前曾有不成文的君子協議。即,如果沒有達到要求的降幅,中日韓三方不能單獨與三巨頭簽約,共同進退。中日和力拓達成的首發價顯然和中鋼協領導的中國鋼企的心理期待還有相當距離。

   在獲悉日方與力拓談定首發價后,當天下午,16家鋼企主要負責人匆匆匯集到馬鋼集團。靜悄悄的馬鋼集團內,中鋼協會會長單尚華主持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新日鐵與力拓達成的“首發價”。同時,還不斷地撥出電話聯系外界,“征求了談判隊伍外各家企業的意見”。

   聯合金屬網高級分析師胡凱表示,日本鋼鐵企業急于談成價格,可能是擔心主流礦商把大量資源拿到中國現貨礦市場出售,會相應減少對其供應。此外,日本方面接受這一價格很有可能是某種妥協的結果:力拓給了日本鋼鐵企業一個非常低的焦煤價格,日本鋼鐵企業也給力拓公司一個“合適”的降幅。

   而中國企業顯然不同。

   此前有媒體形容這場中外鐵礦石之戰中,中方代表中鋼協是孤獨的勇士,“一個人的戰斗”。

   殊不知,中鋼協一直在私下征詢一些大企業的意見。南京鋼鐵聯合公司的董事長楊思明就接到了來自馬鞍山的電話。“我們肯定不接受這個結果。”6月1日,他對一家媒體表示:“即使是降價40%,不少鋼企還是會出現虧損。如果鋼價不漲,礦價依舊偏高,那不是更虧嗎?現在是市場不接受。”

   馬鞍山會議,通過統一思想,調整步伐,中鋼協有了肯定的答案。5月31日,在得到所有大企業支持后,鋼協宣布絕不跟隨力拓與日本新日鐵公司的首發價。

   實際上,力拓似乎對今年的談判形勢也有準備。

   在中鋼協發出聲明前,力拓鐵礦石業務主管Sam Walsh于5月29日搶先表示:“今年的鐵礦石談判已經持續了大約7個月,力拓并不奢望接下來與中國鋼廠的談判能夠很快有結果”。緊接著,6月1日,力拓公司又發表聲明,包括韓國浦項制鐵和中國臺灣企業中國鋼鐵、中龍鋼鐵目前均已接受“首發價”降幅。

   6月,整個亞洲只剩下中國大陸企業還不“服軟”。

   中鋼協表示出了強硬的姿態,正如力拓的堅持。之前,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表示,中國堅持要求鐵礦石價格回到2007年水平上,這意味著巴西鐵礦石應至少降價40%,澳大利亞鐵礦石則至少應降價45%。

   中鋼協的堅持來自冰冷的數字,如果接受日澳已達成的降幅,下半年我國鋼鐵業很可能再次陷入全行業虧損。而充足的鐵礦石庫存能讓中國鋼企自食其力一段時間。

   在現貨價格遠低于長協價的背景下,有評論認為,中鋼協或將在2009年鐵礦石談判中有更多的底氣。

   6月30日,一般意義上的鐵礦石談判最后期限到來。中外鐵礦石談判仍未有實質性的進展。

   有心安內

   有資料顯示,從1988年至今,20次的國際鐵礦石談判中只有6次是價格下跌了,其余年度均是不同程度的上漲。

   這是兩頭增長的市場,需求和供應量同時增加。2000-2007年我國粗鋼產量平均增速達到了19%,連續6年成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也不斷大幅增加,鐵礦石進口量從2002年的1.12億噸提高到2007年的3.83億噸,大幅提高了2.4倍,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與此同時,世界 2005-2007年鐵礦石產量分別增15%、15.56%、5.57%。

   與此相對應,價格也在上漲。

   此前數年,由于鐵礦石供需兩旺,中國一直缺乏談判籌碼,處于弱勢地位。2008年,這樣的弱勢達到頂峰。由于“兩拓”尋求“海運加價”,中國接受了力拓最高漲幅達96.5%的價格協議,而此前日本新日鐵及其合作伙伴韓國浦項制鐵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的協議是漲價65%,這不僅打破了多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的“首發價格跟隨”原則,也招致國內諸多非議。

   和以往由寶鋼代表中國企業出面有了顯著不同,今年,中鋼協親自掛帥出征。全球經濟危機導致鐵礦石需求和價格暴跌,中鋼協有理由相信進口鐵礦石量和鋼產量全球第一的中國鋼鐵企業有更大的發言權。

   過去,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鋼鐵產業的紅火稀釋了鐵礦石上漲的代價,但現在不同了,整個行業的虧損逼得中國鋼廠必須把原料價格降下來。2009年1月至4月,國內72家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利潤整體虧損51.79億元,與去年同期實現利潤634億元形成強烈反差。

   中鋼協決心抓住有利時機,創造有利條件。首先是肅清內部“叛亂”,攘外先安內。一是立軍規,如果哪個鋼企膽敢私下接觸外方進行談判,一律取消鐵礦石進口資格;二是不點名批評了山東日照鋼鐵交易中心擾亂市場,警告不得有逾越權責的交易行為;另外,對傳言中三十多家中小鋼鐵集體倒戈簽訂協議的事情,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嚴肅表示,“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力……即使達成了協議,也是廢紙一張。”

   “做好談判破裂準備”、“寧可減產也不接受33%降價幅度的價格”,從5月到6月中鋼協強硬的態度占據各大報紙的顯著位置,為歷年來所罕見。

   不過這樣的強硬等不來三大礦山的致敬。近日,三大礦山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CEO阿格內利表示,已看到礦業部門復蘇的跡象,其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鐵礦將在年底重啟生產,而在圣靈州的球團工廠也重啟生產。

   對于尚未與中方完成的談判,他對媒體淡定地表示,“基準已經確定,很清楚。客戶選擇他們想要的,中國也需擇其所望。”淡水河谷多年來都堅持不在現貨市場操作,不過曾表示愿意以客戶希望的方式交付產品。

   而必和必拓一位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了某種相同的輕松。“沒有達成協議并不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公司更希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定價辦法能更多地考慮現貨價格指數”。

   分析師指出,長期協議沒簽訂,現貨交易不止,后者價格又比前者高,還遇到了鋼鐵產業回暖,中國鋼企面臨著左右為難的境地。而三大礦山并沒有實際損失。

   走向分化

   正當我們揣度國外三大巨頭能否承受中國企業減產帶來的傷害時,離北京不遠的曹妃甸港口用事實講述著鐵礦石談判的另一面。一箱箱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被裝進卡車運往全國各處,卡車司機面對媒體的鏡頭猜測,這樣裝載鐵礦石的大卡車“不得有幾千輛啊”。

   業務的繁忙造成這條運送鐵礦石的道路很擁堵,司機曾在此擁堵超過十多個小時。

   鐵礦石是鋼鐵企業的糧食,簽訂了長期協議的鋼廠等于手中拿到了糧票,可長期按票面價格購糧。那些沒有進入長協礦體系又嗷嗷待哺的鋼廠只能在市場上購買溢價糧食。這也正是每年鐵礦石談判的意義,為買賣雙方交易提供保障。

   顯然,小企業正在不間斷購買溢價“糧食”。這讓中鋼協寧可減產也暫時不買鐵礦石的號令有些尷尬。

   一家鋼廠負責人對于現在進口鐵礦石的行為并不覺得羞恥。他道出了某些中小鋼廠的秘密:“鐵礦石談判與我無關。”

   這個結論有數據支撐:2008年7月,當時的進口長協礦價格約為每噸700-800元,但他們最終從鐵礦石貿易商手中買進的價格竟然高達每噸1400元,加價幅度接近100%。

   “中國看似只有112家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企業,實際上下面又發展出300~500家,大量中間商在里面倒買倒賣,中小鋼鐵企業的利益都讓他們拿走了。”我的鋼鐵網副總經理賈良群告訴媒體。

   專家指出,雖然中國有“代理費3%至5%”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關于代理費的規定卻成了一紙空文。“進口代理本是為沒有進口資質的中小鋼企服務的,但實際上卻成為少數大企業或貿易商牟利的特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鋼企負責人表示。

   甚至有人把這個轉手的過程描繪得繪聲繪色,代理商加價30%~50%轉賣給中間商,中間商再加價50%甚至更多倒賣給鋼企,有的還經過多手倒賣。一具有進口資質的貿易商估算,去年全年中間商倒賣鐵礦石的利潤不少于80億元。中小鋼鐵企業的利潤被中間商做采摘。 “倒戈”在鐵礦石談判中成為一個關鍵詞。

   這些不能從鐵礦石談判獲益的鋼鐵企業自然和中鋼協沒有共同的敵人。中國鋼鐵企業陣營的分化成為不爭的事實。

   雪中送炭的鐵礦?

   中小鋼廠之外,大鋼廠能堅持多久不進口鐵礦石呢?5月,中國生鐵、粗鋼產量創下歷史新高,這可不是利于中方談判的消息。盡管中國有近億噸的鐵礦石庫存,但長此以往,現貨交易將成為主要的交易手段。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6月下旬,一則新聞熱起來,“遼寧省本溪市橋頭鎮大臺溝發現的亞洲最大鐵礦,探明儲量再次翻番,超過了30億噸,未來可提供的鐵礦量將可以滿足遼寧的鞍鋼、本鋼等大型企業的生產量,開采時間大概在50年以上。”

   《中國周刊》記者探訪本鋼集團時曾了解到這個儲量巨大的鐵礦“埋在地下1200米的深處,要扒開一公里左右厚度的山體。有儲量價值,沒有開采價值。”

   但這并不妨礙這則新聞立刻沸騰起來,本溪市政府透露,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日前專程到勘探現場“探班”,要求當地讓這個亞洲最大鐵礦盡早為國家和地方做出貢獻。

   有人稱為這是給鐵礦石談判“雪中送炭”,讓中方的腰桿挺得更直。這大概是這個鐵礦能夠最早做出的貢獻。

   業內人士認為,遼寧特大鐵礦的發現,結合中鋼協近期聯合多種力量大刀闊斧地整頓進口鐵礦石投機,“很可能將對正在進行的鐵礦石談判起到重要作用,對三大礦企形成壓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愁買不到礦”是中鋼協在今年鐵礦石談判中一再提及的觀點,因為鐵礦石的供應在今年預計會出現2億—3億噸的過剩,而此次本溪大臺溝鐵礦的發現,無疑削弱了三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供應端的強勢地位,使得中方更有信心來“慢慢談”,堅持40%的降價要求。

   不安的氣氛

   6月,當鐵礦石談判僵持不下時,除了遼寧特大鐵礦的利好消息出爐,對中方來說也有特別沮喪的消息。

   一條來自大洋彼岸的新聞讓鐵礦石談判有了不安的氣氛。6月5日,力拓單方面宣布,撤銷對2月12日宣布的中鋁注資力拓的戰略合作交易的推薦。這讓中國企業通過海外并購掌控上游鐵礦石資源的夢想又一次觸壁。

   “沒想到。這是一個再糟糕不過的結果。”中鋁內部人士說。

   早在今年2月,金融危機深不見底之時,中鋁和力拓還恰似甜蜜的戀人,勾勒著共同的未來。計劃中,中鋁注資力拓購得72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使得中鋁在力拓的持股比例由9%上升到18%。

   然而幾個月過去,力拓財務狀況變好,再加上澳大利亞國內對于中鋁這宗交易的特別關注,力拓毅然決然轉向了必和必拓的懷抱,它將與世界最大的礦業公司合作,在西澳大利亞成立合資公司。分析人士指出,這實際上是將占據全球鐵礦石供給量70%的三家鐵礦石商中的兩家合并,合計超過全球鐵礦石供應量的50%以上,產量超過4億噸。而中國去年總進口量也只有4.4億噸。

   “過河拆橋、背信棄義”。中方媒體的評論中都不吝嗇將這樣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送給力拓。可以想見,中國將遇到更加聯合、統一、強勢的上游礦石巨頭。

   路透社以“力拓毀約令中國大型海外收購止步”為題發表評論稱,力拓案可能會讓中國認為,西方企業和政府不相信中國的收購出于純商業因素,中國的海外收購可能因此止步。今后將有更多的海外收購資源的中資企業被擋在大門之外嗎?

   海外繼續找礦

   當隸屬國資委的中鋁195億美元注資力拓的交易還處在爭論中時,地方的國有企業湖南華菱鋼鐵集團又與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牽手,華凌耗資12億澳元成為FMG的第二大股東。

   而在華菱鋼鐵之前,同屬國資委的五礦集團已經行動,以更雄厚的資金投資了澳大利亞的OZ資源公司。OZ是全世界第二大鋅礦生產商,銅礦資源也很豐富,“而鋅銅都是中國相對稀缺的資源,因此交易對中國有著重要意義”。

   礦石,礦石,不僅作為定價權的一部分,作為長久的資源儲備,成為中國企業海外尋找的瑰寶。

   五礦集團公司6月11日宣布,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的交易取得成功。“這是繼中鋁入主力拓失敗后,中國企業首次成功收購一家澳大利亞主要礦業公司。”

   澳大利亞當地媒體6月11日評論說:“五礦集團顯然很快就從中鋁的失敗中接受了教訓,提高報價讓五礦集團笑到了最后。”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原副會長周世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總結,中國五礦之所以成功收購澳大利亞OZ礦業公司,有兩大因素。首先,交易的規模相對較小,受到的關注和反彈力度也較小。其次,五礦在收購中進行了多次妥協,審時度勢體現了極強的靈活性。

   到了為五礦成功歡呼的時候了嗎?

   眼光回到仍然懸而未決的鐵礦石談判。任何細節和事件,諸如海外收購、發現新礦、力拓諜案,都足以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都能引發一個普通中國百姓的喜怒。

   專家這樣分析,“鋼材是重要的原材料,鐵礦石是鋼鐵工業主要原料,占鋼材成本的三成,價格的漲跌直接影響鋼材生產成本,最終傳導到下游用鋼行業,如建筑業、汽車、家電,經過這些行業消化部分成本后,仍然有一部分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因此說,鐵礦石價格談判與每個百姓生活切身相關。”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