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超市布控中國一馬平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9日 04:00 中華工商時報 | |||||||||
王乃水 孫洪磊 新華社記者調查零售業過度開放沖擊本土企業防火墻 根據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已于12月11日取消了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的限制。
在有著13億消費人口、約2400億美元潛在市場的誘惑下,不少外資零售巨頭早已虎視眈眈,其加速擴張跡象異常明顯。 擴張跡象明顯 隨著“12.11”的來臨,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舉擴張。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家樂福以50家門店和77.61億元的銷售額位列外資零售企業之首,上半年其店鋪增長率高達28.2%。2004年才進入北京的“冠軍超市”已經開到了6家,增長速度前所未有。目前家樂福是在我國推行市場細分策略最深入的外資零售企業,除了商品種類齊全的自有大型超市以外,家樂福還以迪亞為品牌在中國經營著130多家店鋪。這些店鋪往往銷售種類較少的食品、個人護理和清潔用品,選址通常在大廈的一樓或地下室,經營面積約為300平方米到500平方米,較容易實現迅速擴張。 而沃爾瑪總裁前段時間在公開場合承認,沃爾瑪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太慢了,“占位居首、盈利其次”將成為沃爾瑪下一步在中國的主要發展戰略。據沃爾瑪高級公關經理曾強透露,沃爾瑪計劃2005年底前在中國新開10家-15家旗艦店,其中,經營成本低、市場空間巨大的二三線市場將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 麥德龍亞太區總裁顧問呂國滿告訴記者,麥德龍目前在中國經營著21家倉儲式商店,為酒店和餐館等商業客戶服務。公司計劃今年年底前新增2家店面,明年再開10家。公司的業務擴展重點是南通等靠近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以及華中的城市地區。他說,麥德龍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較早,經過這么多年發展,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已經較為熟悉和適應中國市場環境,中國零售業的對外開放將為麥德龍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并購案例增多 百安居中國區總裁衛哲日前在第六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表示,取消外商投資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的限制,使并購成為可能,因此,12月11日后發生在中國零售市場上的并購案例將明顯增多。而且,衛哲也毫不掩飾百安居的“收購野心”。他說,外資進行并購的目的是“缺什么買什么”,好的店址是百安居的首選目標,其次是考慮人才和顧客等因素,百安居下一步計劃在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尋找其潛在的合作伙伴。 中國商業聯合會有關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全球零售企業200強中,已有12.5%的企業進入我國,還有12%的企業已經進入亞洲正隨時準備進入中國,另外在世界200強中還有50家積極發展本土以外的市場,雖然這些巨頭目前還沒有進入亞洲,但不排除直接進入中國的可能性。 目前國際上一些跨國零售企業沒有進入中國,是因為它們不適合或者不了解在過渡期內如何進入,所以干脆等到全面開放后再進來。據了解,世界建材超市銷售第一的美國家居貨棧已經宣布2005年進入中國。有業內人士擔心,目前國內不少連鎖企業背后,可能早已有外資的背景,只是在等12月11日后,選擇一個合適的公布時機。 可能主導內資零售業 有研究表明:以大賣場為強勢業態的大型外資零售企業,目前六成以上在虧損狀態下運行,這種虧損主要是由于開新店所造成的。這說明外資企業在目前布局擴張階段,盈利根本不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這在國內企業看來是難以想象的。有關業內人士表示,外資零售企業發展態勢咄咄逼人,一旦零售業放開,存在外商完全主導我國零售業的可能性。 上海百聯集團董事長張新生說,零售業有很多種經營業態,在大型綜合性超市層面,尤其是在全國范圍內,外商完全主導我國零售業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國內不少連鎖企業的知名度,僅僅停留在區域層面,跨地區發展由于受資金、管理、行政限制、品牌認可等種種因素的限制,發展難度較大。外資企業則基本上不受上述困難限制,零售業放開后,他們擴張起來可謂得心應手。 但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曹立生認為,從目前世界各國零售業現狀來看,外國零售企業難以掌控其他一個國家的零售業。2000年全球零售額約7萬億美元,當年全球零售業200強零售額占了30%,但200強零售企業的零售額絕大部分是在本國內實現的。他說,近幾年外資零售企業在我國發展速度較快,但至2003年底,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占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只在3.5%左右,從這一層面看,外商似乎不可能主導我國零售業。 我國零售業市場同目前美國較為成熟的市場相比,類比性并不是很強,本土零售企業要脆弱得多。目前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我國是最值得跨國零售巨頭下大力氣占有的市場了,這使得國內零售市場競爭尤為慘烈。今后競爭發展中內資企業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融資,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實質性的根本解決,外商零售企業主導中國零售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