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礙了中國數字電視的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30日 15:19 經濟參考報 | |||||||||
3月23日,以“數字化、產業化”為主題的2004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近來一直備受關注的數字電視成為本屆展會的亮點。權威資料表明,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里,中國數字電視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6萬億左右,再加上其他不可預計的市場收入,中國數字電視市場的蛋糕完全有可能更大。但實際上,由于體制制約、標準化工作滯后等問題,中國數字電視能否真正快速、健康發展還是一個問號。
體制是最大瓶頸 在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副總局長張海濤聽取企業意見的一次座談會上,最具挑戰性的質疑是“在整個產業鏈建設中,廣電總局如何給自己定位?”和“難道政企分開原則不適合廣電系統?”幾家廣電企業的老總同時還提出疑問:國家廣電總局在社會資金運用方面,思想、政策何時能夠真正開放?在投融資體制很不健全的當今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等政府部門身居投資一線明智嗎?靠政績驅動投資,一旦決策失誤如何追究責任? 深圳奧維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魯躍認為,數字電視要發展,不能只談技術和服務,更重要的是要創造市場的營運環境,其次要開放資本市場,三是充分提升民間的原創力,從國有體制下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網絡公司總經理鄧鵬認為,中國的廣電呈一個不合理的“倒三角形”:最有經濟實力、最有能力控制資源的是最下面的一層,而不是最上面。目前,廣電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廣告、收視費和付費電視來支撐,其中廣告收入由電視臺控制,是電視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大家并不熱衷于付費電視的推廣,要想通過數字電視的發展來推動付費電視,就必須在體制上有所變革。鄧鵬說“廣電的體制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國家廣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杜百川也認為,廣電業的一些問題不是用市場的辦法就能完全解決的。比如節目、市場開放等。我們都希望盡快開放,但是現在還是要在體制上想辦法。 標準化滯后瓶頸必須打破 數字電視的三大標準包括編碼標準、接收器標準和地面傳輸標準,但時至今天,由于國家發改委、國家廣電總局和信息產業部之間的部門利益之爭等原因使得數字電視標準化工作仍十分滯后,打破數字電視標準瓶頸成了這次CCBN上眾多參會企業共同的呼聲。 國內廣電技術產業四大巨頭之一的新奧特集團董事長鄭福雙說:“我們曾經跑遍全國,幾乎所有的臺都要做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但所有的電視臺都不知道該做成什么樣的。廣電主管部門應該馬上做的就是定標準,沒有標準,產業就無法發展。而制定標準不應受某些利益集團所左右。鄭福雙建議成立一個標準評判委員會,所有標準都接受審查。 中視聯數字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有橋很坦率地說:“搞了這么長時間的數字電視,我們對數字電視整個層面,包括未來廣電總局在整個數字電視領域到底起什么樣的作用仍舊不是很清楚;各種各樣的利益團體都充斥在數字電視這個領域里。” 標準滯后的原因在何處呢?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曾慶軍解釋說:“大家可以想想,數字電視發展的最新產品和核心技術都不在我們手中,這是引起標準問題的一個根源。電視與電信的不同之處是,電信是一個雙向的網,在電信標準中作的任何一個改動,都可以維持相對穩定的一段時間。廣電網是單向的,每出臺一個標準,過幾天都有可能成為下一步發展的障礙;所以在廣電數字化的過程中,對標準問題,尤其是軟件標準問題,要非常慎重。我覺得不必照抄國外經驗,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學,那就是運營商和供應商密切結合。根據運營商的需求,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產品,這是我們國內的企業可以做的。” “產業”兩個字好辛苦 “產業”一直沒有解決好也被認為是阻礙中國數字電視的發展的主要絆腳石之一。所謂中國廣電行業的體制問題,關鍵在“產業”二字的確認。許多廣電企業的老總們呼吁,國家廣電總局應該降低進入門檻,將立項、投資權力“歸還”給具有獨立利益關系的企業去承擔。 同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明分析了整體平移中的資金問題,他認為,中國的有線電視基本是免費收看的,每月十幾塊錢的費用只能用于網絡維護,引進社會資金的話,資金的收益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必須確立一個健康的收費模式,他建議國家給各地定一個標準:二十幾套節目是基本的,每增加一套節目,就增加一定數量的收費,以此支撐整體平移策略的實施。成都東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強則希望,廣電總局能牽頭打造數字電視產業鏈,讓廠商在此平臺上建設數字電視的聯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錢岳林也指出,廣電應該加強資費研究。資費管理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益分配;利益分配解決以后,廠家就更容易參與到這個行業當中來。同時應該加強產業化研究,包括如何發展產業化,如何引入資本,資本在其中起的作用等等。杜百川認為,對數字電視的發展不能就事論事,對廣電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型,并不單是市場的問題。在市場轉型期間,不但發揮政府的作用,也要發揮廠家的積極作用。廠家聯合起來做事情比較困難,可以考慮由政府出面,做一些協調的工作。 魯躍說:“如果不能解決產業的價值鏈的問題(也就是說整個產業鏈條中的企業都有利可圖),而僅僅從技術上解決數字電視整體平移。那么,如果不充分調動產業資本投資和商業運營法則,勢必引起新一輪的設備供應鏈的債務拖欠。如果廣電只依靠國家投資;或者即使引入資本,不去明晰產權關系,也不給進入的資本以合理的回報,那么廣電就不能發展。”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邵行認為,數字電視是產業,而作為進入這個產業的企業和生意人,多談市場,少談感情未必是壞事。邵行同時指出:“在數字電視這個產業鏈的建設中,廣電總局應擔負起培育這個產業鏈的重任。關鍵是在這個產業鏈中抓住廣電自身優勢,吸引各方資源參與,而不是總局辛苦到從頭到腳都要管,都要按照一個模式去推廣,這樣很累,也未見得能成功。”英夫美迪數字技術有限公司CEO黃曉革則認為,在數字化進程中,民營企業也有自己天生的優勢,不可小視純民營企業的力量,希望政府對于廣電數字化能給予支持,同時希望能夠讓民營企業參與進來。 天地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呂品認為,要解決目前的數字電視推廣問題,其實并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么難。普及機頂盒,政策上要依靠整體平移,財務上也很簡單:國內有很多證券商正在發行大型債務,他們很希望電視臺跟他簽約,電視臺簽約的安全性遠大于電信,只要用戶還在原城市,就永遠是自己的客戶,資本投入者所要的只是電視臺的一個承諾,即5—6年里頭會連續不斷地為用戶提供數字電視服務,這樣全國的數字電視機頂盒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呂品納悶,為何總局不能發“一句話(政策)”,讓電視臺接受國內許多證券行發行的大量債務,迎刃而解全國數字電視機頂盒所需巨額資金?張海濤也感慨“六七年來處于存量調整階段沒能在增量上下工夫。” 袁明也呼吁“整體平移不是廣電系統能夠完成的,需要社會的力量和政府的支持”。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建華指出,中國數字電視產業化發展應該從三個方面努力:第一,在收視的清晰度、時尚方面有本質突破;第二,在收看方式上有本質性突破;第三,從內容方面,在政策所限制領域里面想辦法。 鄒醒鷗認為,數字電視如何形成一個良性發展的產業的核心在于市場和客戶。整體平移中,一要考慮到市場均衡,二要考慮市場發展問題。要靠業務的發展、服務的發展,才能夠良性循環。平移時,贈送機頂盒要考慮風險問題,如果忽視了廠家等方面的利益,有可能價值鏈循環一個周期就中斷了。產品質量的問題很重要,不能一味追求低價格,價格越低,功能的發展空間越受到制約,以至于制約整個產業的發展。 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力平認為,廣電的數字化必須與產業化結合起來。數字化不僅是技術的進步、變革,也是給廣電創造一個新的盈利模式、商業模式的手段。對于整體平移,杜力平認為一方面要從廣電運營的角度去考慮,另一方面還必須從企業或從產業的角度去考慮,即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除了給運營商有回報以外,也要給企業有所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