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在本月上旬,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借珠海宣言之機到珠海市經營管理局進行了調研。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作為珠海市惟一一個企業代表向李榮融匯報了格力的發展狀況。李榮融對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的情況進行了了解,并給格力電器以后的發展提出建議,要求格力電器利用全球資源走出國門,加強技術研究。
同時,記者調查發現一個驚人事實,截止到2003年11月8日,格力集團擁有格力電器2
.7億股份全部質押完畢,其中大部分股份質押給銀行用以貸款。
在旗下子公司格力電器實現1-9月份盈利2.99億的強大利潤支撐下,有內部消息透露格力集團1-9月份整體虧損。
格力集團經營總經理陳順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耍”起了“太極”,對記者提出關鍵問題不否認也不承認。一個不僅僅是企業“內訌”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面。
集團將2.7億格力電器股份全部質押
在格力電器和格力小家電產生矛盾,格力電器發表公告澄清稱格力電器從未進軍過小家電后第4天,也就是本月8日,格力電器再次發表公告稱,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也即母公司———珠海格力集團公司將手中所持有的格力電器5000萬股于11月5日辦理了質押登記,凍結期限從2003年11月5日至2010年9月10日。
5000萬股僅僅占格力集團擁有格力電器股份的不到1/5,盡管業界和媒體把目光盯在這一次的股權質押上,但卻沒有發現此中端倪。
記者調查后發現,經過這次質押以后,格力集團手中持有的格力電器2.7億股全部質押完畢,包括珠海格力房產有限公司持有4500萬股(格力集團擁有珠海格力房產有限公司26.73%股份,為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持有格力電器股份可視為格力集團間接持有股份)也已經質押出去。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01年格力電器的年度報告上,記者發現,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格力集團的17000萬股已經辦理了股份質押登記,珠海格力房地產有限公司持有的格力電器的股份也辦理了質押貸款;在今年5月21日,格力集團將格力電器5000萬股份辦理質押手續,質權人為中國銀行珠海分行;11月5日,格力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將手中所持有的格力電器5000萬股質押給珠海格力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三筆質押加起來,剛好是2.7億股。
格力集團其它業務巨虧,資金緊缺
屢次質押均為貸款,無疑,格力集團需要錢。但要錢干什么,集團總裁辦主任周強對這個問題沉默,他透露,集團董事長徐榮出差在外,目前無人能接受記者采訪。集團頻頻貸款到底為了什么?
在格力集團總部,記者見到了集團經營總經理陳順一。據悉,陳目前是珠海格力小家電公司、順德格力小家電公司、中山格力小家電公司的法人代表。陳透露,在房地產領域,由于原來沒有參與珠海城中村的改造工程,很多項目都停止了,但最近政策的改變又使得房地產公司旗下很多項目開工。
同時,周強透露,2002年7月,格力將前身為珠海珠光企業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重組之后,改名“珠海格力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5億元,珠光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資產從新公司中剝離出去。
據悉,格力集團為此注入了3.5億現金。
而截止目前為止,公開信息顯示,格力集團旗下有20多家子公司,戰線頗長。根據一知情人士提供的數據,1-9月份格力集團的利潤為2.80億。
但記者從格力電器前三季度的公告發現,格力電器的利潤就高達2.99億,如果該知情人士掌握的數據正確,這說明集團其他業務處于虧損狀態,沖抵了格力電器貢獻的利潤。
另一不可忽略的事情是,格力電器有關人士透露,兩年前,格力電器按照珠海有關部門的意見,曾擬收購珠海格力小家電有限公司,但在派出相關人員到該廠審計調查,發現公司虧損高達幾千萬。
國有股遲早要退出,格力集團急留后路
記者在采訪集團經營總經理陳順一時提出以下問題:小家電是不是通過品牌租賃來做?集團對小家電的管理是否過于松散,集團有沒有派人監管?格力集團很多業務是不是處于虧損?格力集團把所有股權質押出去貸款要做什么?
對于記者提出的問題,集團經營總經理陳順一表示不評論這些話題,并對記者反復做了三點“指示”:
第一,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工業、商貿、房地產三大產業支柱,目前工業(制造業)的分量更加重要;
第二,順德和中山兩個小家電公司的管理不是100%完美正確,但管理規范;
第三,一個企業的經營是起伏的,今年虧損不代表以后虧損。
記者追問,這番話的意思是否暗示格力集團有不少業務在虧損,陳強調,他上面這番話不針對任何一個特定的公司而言,而是從所有企業經營的角度出發來做出的評論。
那么,在國有股退出整個大環境下,目前格力集團是否有退出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打算?
陳順一透露,在這個問題上,格力集團一直在按照省市有關改革精神辦事,他認為“遲早要改變”,但要“聆聽”省市的精神才能決定。記者追問,是否有退出的具體方案,陳表示暫時沒有。
在國有股退出問題上,格力電器有關人士透露,沒有收到這方面的信息。但該人士承認,目前確實是一個敏感但又迫切的問題。有關人士不排除集團為了在退出旗下最盈利的子公司前留下后路,利用格力電器的影響力急劇做大自己的盤子。
本報記者黃漢英珠海報道
|